Am J Kidney Dis: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移植后感染情况

2024-01-26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肾移植后,并未显示出增加的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风险。

肾移植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重生的机会,但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却带来了感染风险的增加。特别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GN)作为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患者在肾移植前往往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以控制疾病。这种术前免疫抑制(PTI)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进而影响肾移植后的感染风险。因此,了解PTI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风险的影响至关重要,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中的免疫抑制治疗策略,以平衡免疫抑制和感染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一所三级护理大学教学医院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将以肾小球肾炎为原发肾病并接受PTI治疗的患者(n=184)与未接受PTI的非糖尿病肾移植接受者(n=579)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结局:移植后首次感染发生,包括病毒性(BK或CMV感染)或细菌性。研究的分析方法为考虑移植时年龄、性别、种族、供体类型、移植手术年份、透析历史、接受T细胞耗竭诱导治疗和CMV移植状态的Cox回归分析。

结果:在中位随访5.7年中,与对照组相比,接受GN PTI治疗的患者并未增加首次病毒感染的风险,调整后风险比(aHR)[95%CI]为0.69(0.52-0.91),也未增加特定病毒感染的风险(BK感染19.6%对比26.3%,aHR为0.72 [0.50-1.05];CMV感染24.5%对比29.0%,aHR为0.76 [0.54-1.07])。首次细菌感染的风险也未增加(54.5%对比57.5%,aHR为0.90 [0.71-1.13])。这些未增加感染风险的发现与使用的PTI类型(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麦考酚酸酯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T细胞耗竭诱导治疗类型(阿莱图珠单抗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无关。

A)至病毒感染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 B)至BK感染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 C)至CMV感染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D)至细菌感染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

总之,本研究表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肾移植后,并未显示出增加的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风险。这一发现对于指导这些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对于接受PTI的患者,可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感染监测。

原始出处:

Infections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fter Exposure to Immunosuppression for Treatment of Glomerulonephritis. Am J Kidney Dis. 2023 Dec 29:S0272-6386(23)01000-4. doi: 10.1053/j.ajkd.2023.10.01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16070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4056, encodeId=647921840562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9c182535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小球肾炎#</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535, encryptionId=19c182535f1, topicName=肾小球肾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an 26 10:09:06 CST 2024, time=2024-0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1-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ASN:不同肾小球肾炎类型对肾脏抑制临床结局有何影响?

不同GN类型临床结局不同的原因以及引起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KIDNEY INT:肾移植术后复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危险因素及移植结局!

因此,复发性肾小球肾炎仍然是移植接受者丧失移植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Nat Commun:新型Celastrol-白蛋白纳米粒子或可有效治疗肾小球肾炎

已知肾小球系膜细胞介导的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elastrol在大鼠模型中可有效治疗可逆和不可逆的肾小球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但是celastrol的脱靶分布导致严重的全身毒性反应。 因此,研究人员使用白蛋白纳米颗粒包裹celastrol靶向肾小球系膜细胞。结果显示,大鼠抗Thy1.1肾炎模型中,Celastrol-白蛋白纳米粒子可穿过内皮缝隙并累积在肾小球系膜

Front Immunol:DT类毒素对肾小球肾炎患儿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非特异性调控

肾小球肾炎(GN)是一种结构或功能受损的慢性肾脏疾病。由于炎症未解决,肾脏损伤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CKD)。炎症本质上是检测和控制有害病原体的过程,是慢性肾脏病和急性肾损伤的主要致病机制。

罹患 ​IgA肾病,该如何治疗?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是一个病理学名词,只有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才能确定诊断,其病理表现为轻度膜增生性IgA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等。IgA肾病的病因Ig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和尿道粘膜等,类似于“边防军”,司职表面免疫,相当于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反复的呼吸道、消化道

Front Immunol:MPO-ANCA和PR3-ANCA肾小球肾炎免疫细胞浸润的组织学亚型比较

急性肾损伤(AKI)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疾病(CKD)、终末期肾病(ESRD)甚至死亡。

丙型肝炎: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自发现丙型肝炎(HCV)以来仅仅30年时间,通过短期、耐受良好的有限疗程,目前HCV已是可治愈的疾病了。

Kidney int:视黄酸改善肾小球肾炎的相关机制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组织学特征是包括足细胞在内的肾小球上皮细胞的增殖。此前的研究发现在HIV相关性肾病的鼠模型中,视黄酸(RA)可以通过激活RA受体α(RARα)抑制增殖并诱导足细胞的分化。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Kidney int上的研究旨在探讨RA是否能够类似地保护足细胞免受肾毒性血清诱导的新月体肾小球肾炎,以及这种作用是否由足细胞RARα介导。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的:RA的处理显着改

特别关注|HBV相关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HBV-GN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