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G-CSF 点击跳转

Oncogene:乳腺癌诊断新靶点

Oncogene:乳腺癌诊断新靶点

乳腺癌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类型,每年乳腺癌患者病情恶化的比例达到30%。周所周知,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对于其扩散与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基质中含有很多细胞与非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在肿瘤发育的过程中,肿瘤基质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癌化特性起到一定的影响,并最终促进其扩散。免疫细胞能够第一时间识别癌变的细胞并进行杀伤,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逃脱免疫杀伤甚至调节免疫细胞的活

生物谷 - 乳腺癌,靶点 - 2016-07-18

梅斯盘点:FDA在2022年度批准的创新药(下)

梅斯盘点:FDA在2022年度批准的创新药(下)

截至2022年12月30日,美国FDA的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CDER)已经批准了37款创新药。FDA的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CBER)也批准了至少15项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虽然与往年相比,今

MedSci原创 - FDA,创新药物,创新药 - 2022-12-31

Neurology:晚期神经莱姆病伴慢性脑脊髓炎

Neurology:晚期神经莱姆病伴慢性脑脊髓炎

血清(指数6.85)和CSF(指数2.68)抗伯氏疏螺旋体(Bb)免疫球蛋白G(IgG)阳性(Vidas ELFA,BioMérieux[Marcy-l'étoile,France],n<0.2),血清中还发现免疫球蛋白

神经科病例撷英拾粹 - 神经莱姆病,脑脊髓炎,共济失调 - 2018-10-26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发病率、发病机制、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探讨。

中国癌症杂志 - 肺癌,免疫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 - 2023-09-03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一例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一例

患者女,26岁。主因“反复发热12d”于2017-03-31入院。入院前12d不明原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伴畏寒、寒战,伴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无肢体乏力,间断发热,自行口服布洛芬后

中国神经免疫学 神经科病例撷英拾粹 - 脑炎,MERS - 2020-03-23

JNNP:脑脊液β-突触核蛋白作为临床症状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突触生物标志物

JNNP:脑脊液β-突触核蛋白作为临床症状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突触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病理学变化,即淀粉样β(Aβ)和磷酸化tau(p-tau)的脑沉积, 在临床症状表现出现前15-20年开始。 AD的临床前阶段(AD前)确定了那些在认知上

网络 - 脑脊液,临床症状,突触生物标志物 - 2022-09-14

【2019 CSCO BC】冯继锋、殷咏梅教授:厚积薄发——化疗仍是乳腺癌基础治疗手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优势

【2019 CSCO BC】冯继锋、殷咏梅教授:厚积薄发——化疗仍是乳腺癌基础治疗手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优势

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于2019年4月12—13日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从“名家视角、新药研发、诊疗指南、巅峰对决、St. Gallen中国专家有话说”等环节对乳腺癌诊疗规范进行细致讨论。

良医汇-肿瘤医生 - 化疗,乳腺癌,治疗手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2019-04-18

BRAIN:唐氏综合征患者全生命周期神经炎症的演变

BRAIN:唐氏综合征患者全生命周期神经炎症的演变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完全或部分三体(T21)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由于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编码在该染色体上,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成年人患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病(AD)的遗传风险很高。

brainnew神内神外 - 唐氏综合征,阿尔兹海默病 - 2022-09-22

【Blood】tafasitamab±来那度胺+R-CHOP在DLBCL一线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探索

【Blood】tafasitamab±来那度胺+R-CHOP在DLBCL一线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探索

一项1b期First-MIND研究,在既往未经治疗的DLBCL患者中评估了tafasitamab±来那度胺联合R-CHOP的安全性和疗效。

聊聊血液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2023-07-03

【盘点】2017年9月28日刊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7年9月28日刊Blood研究精选

2017年9月28日刊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7-09-29

化疗仍是乳腺癌基础治疗手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优势

化疗仍是乳腺癌基础治疗手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优势

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从“名家视角、新药研发、诊疗指南、巅峰对决、St. Gallen中国专家有话说”等环节对乳腺癌诊疗规范进行细致讨论,共同奉献了一场临床与学术的精彩盛宴。

肿瘤资讯 - 化疗,乳腺癌,基础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2019-04-20

【柳叶刀-血液学】EBMT专家共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柳叶刀-血液学】EBMT专家共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制定了一组基于共识的建议,用于指导血液恶性肿瘤异基因 HCT 后应用DLI。

聊聊血液 - 血液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淋巴细胞输注,DLI - 2024-05-30

【综述】|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综述】|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发病率、发病机制、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探讨。

中国癌症杂志 - 肺癌,免疫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 - 2023-09-03

Anesthesiology:氯胺酮可影响体外MO→iDC过程,作用于细胞免疫

Anesthesiology:氯胺酮可影响体外MO→iDC过程,作用于细胞免疫

在白介素-4与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4&GM-CSF)的影响下,单核细胞(MOs)具有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的独特能力(MO→iDC)。

MedSci原创 - 氯胺酮,单核细胞,白介素-4与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2015-08-06

ASCO 2013:联用生长因子可改善伊匹单抗针对黑色素瘤的疗效

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消息-一项临床2期研究结果显示,伊匹单抗联用某种生长因子时,产生的协同治疗效应似乎可以改善某些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与伊匹单抗单药相比,患者通过伊匹单抗及生长因子沙格司亭(Leukine, Sanofi)联合治疗可获得较佳的总生存率(51.2%vs67.9%; 分层对数秩P1 = 0.016, P2 =.033)。首席作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dxy - ASCO,生长因子,伊匹单抗,黑色素瘤 - 2013-06-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