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乳酸测量指导复苏:更多证据表明不需要?

2024-05-16 重症医学 重症医学 发表于上海

更好地将血清乳酸与临床表型相结合,并使用外周灌注评估可以提供更好的个体化策略。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将为指导脓毒症液体治疗的最佳方法提供见解,但乳酸清除率作为目标被进一步削弱。

图片

长期以来,血清乳酸一直被认为是组织灌注的生物标志物,也是危重患者,特别是脓毒症患者给予液体治疗的触发因素。脓毒症-3共识对脓毒症休克的定义是,在没有低血容量的情况下,维持平均动脉压为65 mmHg或更高的血管加压剂需求和血清乳酸水平大于2 mmol/L (> 18 mg/dL),并将血浆乳酸纳入脓毒症休克的标准。纳入血清乳酸水平的选择是基于预后分层,低血压患者需要血管加压剂,血清乳酸水平升高的患者死亡率高于仅满足一个标准的患者(即孤立性乳酸升高或低血压患者需要血管加压剂而无乳酸升高)。最后,专家组承认血清乳酸水平的测量是相对普遍的。2021年版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CCM)建议指导复苏以降低乳酸水平升高的患者的血清乳酸水平。尽管广泛使用乳酸来指导液体复苏,但支持这种做法的证据非常有限,专家组发布了一个弱建议。

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招募了来自荷兰各类重症监护病房血清乳酸水平≥3.0 mEq/L的脓毒症患者,以乳酸水平为指导的策略,在ICU住院的最初8小时内每2小时减少20%或更多的乳酸水平,与不知道乳酸水平(除了入院值)相比,住院死亡率更低(43.5%(77/177)对33.9%(58/171),(p = 0.067),校正风险比为0.61;95%置信区间0.43-0.87;P = 0.006)。两组患者在治疗前8小时的液体量差异很小(2194±1669 mL vs. 2697±1965 mL, p = 0.01),不太可能解释结果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病人“乳酸组”比对照组接受血管扩张剂治疗(43%比20%,p < 0.001)。在美国另一项针对脓毒症患者的多中心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基于乳酸清除或中心静脉氧合正常化的策略中(ScvO 2)至> 70%。住院死亡率为

贝叶斯再分析表明外周灌注组更低的死亡率。

总的来说,以前的随机试验的结果并没有表明乳酸引导的策略能提高生存率。总之,这些结果提出了指导复苏的相关性问题,包括液体给药,对重复的乳酸测量。

血清乳酸水平对低灌注缺乏特异性。基础乳酸产量约为0.8 mmol kg/ h (70 kg患者超过1300 mmol /d)。乳酸产量的增加可由厌氧糖酵解和有氧糖酵解产量的增加引起(例如,β 2受体激活或强应激后丙酮酸产量增加)。在多中心ALBIOS(意大利脓毒症白蛋白结果)试验的事后分析中,在研究白蛋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时,血清乳酸升高更常与组织氧使用受损有关,而不是与灌注减少有关。其他因素影响血清乳酸水平,包括线粒体功能受损或肝脏清除率降低(肝脏约占乳酸代谢的70%,图1)。

在本期杂志中,Ahlstedt等人根据所使用的液体策略,为脓毒性休克中高乳酸血症的解决时间之谜提供了另一条线索。他们在一个亚队列中对一系列血浆乳酸浓度进行了事后分析,该国际多中心临床CLASSIC试验(限制静脉输液)包括777例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者。在CLASSIC试验中,限制组仅在严重低血压或低灌注的情况下才给予补液,而标准组的补液主要依据SCCM指南。一天之间在第1和第3组,患者接受的液体中位数分别为5334 (3476-7578)ml,而限制组和自由组分别为6919 (4721-9744)ml。作者观察到,与标准液体治疗相比,限制性静脉输液治疗策略不影响高乳酸血症的缓解时间(高乳酸血症缓解的风险比为1.21 (0.89-1.65))。这些结果在基线乳酸水平较高的患者中是一致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自由液体策略与更严格的策略对乳酸清除和结果没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项多中心试验的事后分析,该试验招募了1,554名患者的一小部分,这些患者加入了最初的CLASSIC试验;因此,结果应该被认为是探索性的。此外,该方案考虑了限制组中血清乳酸水平> 4 mmol/L的患者服用补液,混淆了补液策略与结果之间的关联。

总之,目前关于脓毒症的文献不支持乳酸作为低灌注的准确生物标志物,也不支持基于系列测量的指导治疗可以改善结果。连续测量过量液体或过量血管加压剂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然而,乳酸测量仍然是一种易于测量的具有预后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更好地将血清乳酸与临床表型相结合,并使用外周灌注评估可以提供更好的个体化策略。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将为指导脓毒症液体治疗的最佳方法提供见解,但乳酸清除率作为目标被进一步削弱。

图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075, encodeId=68f222050e52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70342e24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复苏#</a> <a href='/topic/show?id=7a2f851921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脓毒症#</a> <a href='/topic/show?id=25ed89358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清乳酸#</a> <a href='/topic/show?id=96b1114544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酸测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544, encryptionId=96b111454490, topicName=乳酸测量), TopicDto(id=42724, encryptionId=270342e249d, topicName=复苏), TopicDto(id=85192, encryptionId=7a2f851921d, topicName=脓毒症), TopicDto(id=89358, encryptionId=25ed8935883, topicName=血清乳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16 17:52:04 CST 2024, time=2024-05-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公众应用除颤对院外心脏骤停后生存率的影响

这项系统综述显示,PAD治疗的OHCA患者的中位总生存率为40%。

Circulation:复苏团队大大影响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

院内心脏骤停(IHCA)常见,在美国各医院的预后差别很大,但目前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现Brahmajee K. Nallamothu等人探究IHCA预后最好的医院是如何组织其复苏团队获得IHCA的高存活率。研究人员计算了2012年-2014年间在美国心脏协会登记的IHCA患者存活至出院的风险标准化概率。鉴定IHCA患者存活率的上、中、下四分位数中的9家医院的地理和学术差异,进行包含对临床和

牢记:过敏性休克,抢救的正确流程来了!

过敏性休克,特别是药物过敏反应,是各个临床科室都可能遇到的急症,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迅速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对于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识别以及抢救不及时等问题。

精品指南:201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及解读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2015年10月15日发表了《2015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在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方面,主要重申高质量心肺复苏及复苏顺序的重要性;并优化了胸外按压的速度及深度。在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方面,保留了大

Crit Care Med:心脏骤停复苏后平均动脉血压升高与神经系统结局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心脏骤停复苏后最初6小时内血压升高与出院时良好的神经功能独立相关。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针对平均动脉血压升高是否会改善心脏骤停后的神经系统结局。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

影响ROS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CA后综合征,包括伴随循环休克的心肌功能障碍,伴随凝血系统激活的系统性炎症,不断进展的脑损伤以及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嘲。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叫,其中机械因素包括严重的心肌收缩力损伤和心肌舒张功能不全;电生理因素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甚至交感电风暴。这些因素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CA患者存在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同时

囊胚期胚胎二次冷冻复苏移植1例的出生结局和儿童发育情况随访

患者34岁,丈夫35岁,因输卵管因素原发不孕 到我院生殖中心就诊,不孕年限6年。根据世界卫 生组织标准,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患者2005年在本 中心进行卵巢刺激后取卵,在取卵周期所采用的促 排卵方案按照本中心的常规进行,在上一周期的黄 体期开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当垂体达到降调节后,用卵泡刺激素(FSH,果纳芬,默克)进行卵巢刺激。当主导卵泡直径达到18~ 20 rnlTl

2018 AHA科学声明:复苏教育-改善心脏骤停结局的教育策略

2018年6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关于复苏教育-改善心脏骤停结局的教育策略的科学声明,本文主要针对关键教育的有效性和地方执行要素的文献信息回顾,对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措施提出改进建议。

JACC:影响复苏抢救过的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因素

心律失常原因、室性心动过速/纤颤初始节律和白种人都是复苏性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

术中心搏骤停复苏后,我们该怎么做?

术中心搏骤停,是手术室内最严重的事件之一。作为为手术保驾护航的麻醉医师,需要非常熟悉这一风险事件。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我们已经力挽狂澜了。然而,我们该怎么保住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