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利器之『脉冲射频』

2024-02-03 疼痛之声 疼痛之声 发表于陕西省

研究表明,从头颈部到腰骶部区域,带状疱疹相关的TN比其他部位带状疱疹神经痛更难治疗。带状疱疹性TN不仅是一种具有挑战性、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且缺乏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半月节(GG)或分支时,病毒会引起受感染神经节或神经发生水肿和坏死,导致带状疱疹相关的三叉神经痛(TN)。大约15%-20%受到带状疱疹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带状疱疹相关的TN。

研究表明,从头颈部到腰骶部区域,带状疱疹相关的TN比其他部位带状疱疹神经痛更难治疗。带状疱疹性TN不仅是一种具有挑战性、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且缺乏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带状疱疹相关的躯干疼痛一样,带状疱疹相关的 TN 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有研究证实带状疱疹性TN患者很难像经典 TN 那样从神经破坏性手术中获益,约 73% 的患者在PBC术后出现更严重的疼痛症状。因此,神经调节技术,如神经阻滞 (NB)、半月神经节刺激 (GGS) 和脉冲射频 (PRF),是带状疱疹相关 TN 的替代治疗方法。近期Wang等学者通过Meta分析总结了P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脉冲射频(PRF)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向目标神经提供间歇性脉冲电流并抑制异位放电,从而调节神经功能并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迄今为止,一些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PRF 是治疗从颈部到腰骶部区域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然而,PRF 对带状疱疹相关 TN 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Wang等学者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从而研究 PRF 在带状疱疹相关 TN 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临床指导。该研究最终汇总了8项相关研究,并从以下几方面对PRF治疗带状疱疹性TN进行汇总分析。

1.PRF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干预后 1-3 天,PRF 与对照组之间的 VAS 评分无显着差异,而 PRF 在干预后 1、4 和 12 周时疼痛减轻效果更好。

结果表明,PRF的镇痛效果似乎发展缓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种现象可以用PRF的可能机制来解释。带状疱疹相关的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是因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持续炎症和神经元损伤改变了神经元的功能并引起异位自发放电,导致外周和中枢敏感化。

然而,对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痛的既定变化,中枢神经系统中,PRF依赖于微观或亚细胞水平的调节,如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异位自发放电的抑制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下行抑制途径的增强,逆转敏化,这一过程相对更长。相比之下,NB可以提供迅速的镇痛作用,并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预防TPHN发展的作用。

2.PRF 不同部位的疼痛缓解情况

对GG进行PRF在疼痛缓解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更有效,其有效率为 86.7%,而对三叉神经分支PRF 的有效率为 68.9%。

这可能是因为HZ 病毒在潜伏背根神经节(DRG)中重新激活和复制,导致受影响神经节出现部分炎症反应、神经元水肿甚至坏死。GG 含有感觉传入神经元,与 DRG 类似,它是在周围三叉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过程中同样重要。与三叉神经分支 PRF 相比,GG 上的 PRF 靶点更接近受损神经元,从而发挥更好的神经调节作用。

3.不同病程的疼痛缓解情况

PRF的神经调节作用对于病程<3个月或病程>3个月的患者均有效。不同于之前研究认为的从疼痛发生到PRF的时间越短,疼痛减轻效果越好,尤其是在疱疹发病后3个月内接受PRF的患者。这可能是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胸腰段神经。

4.PRF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有 131 名参与者参与的 6 项试验提到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结果,但没有一项试验报告神经损伤、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包括手术期间面部肿胀、恶心、头晕、嗜睡、疲劳、皮疹和心动过缓。PRF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没有显着差异。

5.疼痛缓解率 

有5项试验报告了不同评估标准下的疼痛缓解率。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们将疼痛缓解定义为随访结束时 VAS 评分下降超过 50%。根据作者们的标准,对四项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疼痛缓解率中PRF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6.TPHN 发生率

对 TPHN 发生率的荟萃分析表明:基于更好的疼痛减轻效果,PRF 在预防 TPHN 方面优于 NB 和药物治疗。

7.睡眠质量

在利用PSQI检查患者睡眠质量,汇总分析后发现,干预后4周和12周,PRF组与对照组相比睡眠质量更好。

8.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RF可改善带状疱疹相关TN患者的生活质量。

9.镇痛药剂量

由于原始研究中未提及镇痛药物的具体方案,即镇痛药物的种类、剂量和频率。该研究未进行汇总分析。

首先,与对照组相比,PRF 显着缓解了带状疱疹相关的面部疼痛,但两组的缓解率相似。其次,PRF似乎有能力阻止TPHN的发展。第三,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

总之,PRF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调节技术,对于带状疱疹相关TN患者的疼痛缓解、改善睡眠质量以及预防TPHN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尽管 PRF 的疼痛缓解率与对照组相当,但它仍然是缓解带状疱疹相关面部疼痛的首选和替代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Wang C, Dou Z, Yan M, Wang B.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lsed Radiofrequency in Herpes Zoster Related Trigeminal Neuralg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Pain Res. 2023;16:341-3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5728, encodeId=6f7a2185e28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dad19600f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叉神经痛#</a> <a href='/topic/show?id=dde648550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带状疱疹#</a> <a href='/topic/show?id=8182844625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脉冲射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600, encryptionId=7dad19600f8, topicName=三叉神经痛), TopicDto(id=48550, encryptionId=dde64855037, topicName=带状疱疹), TopicDto(id=84462, encryptionId=81828446250, topicName=脉冲射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Feb 03 22:33:43 CST 2024, time=2024-02-0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天下第一痛之三叉神经痛!诊疗进展请收藏!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现状,对发病机制及诊疗 技术、诊疗理念的新进展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作一 综述,以期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叉神经痛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应用比较及推荐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时,手术治疗(经皮微创介入治疗、开放手术治疗)能给患者带来较好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Nav1.7通道抑制剂可能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方法

『坍塌反应调节蛋白2(CRMP2) 』可调节神经元质膜中Nav1.7的表达,并依赖于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SUMO)偶联酶Ubc9对CRMP2的化学修饰。

Science Advances:人类最痛的三叉神经痛,治疗靶点来了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会集聚活性氧(ROS),它们会直接激活疼痛离子通道TRPA1,该研究进一步确定了NRF2转录网络是三叉神经痛的潜在治疗靶点。

三叉神经痛、偏侧面肌痉挛丨影像诊断要点

三叉神经痛概述血管袢在沿脑桥侧面的三叉神经根入口处压迫三叉神经影像高分辨T2WI显示在桥小脑角三叉神经入口处出现匐行性不对称性信号流空(血管)侵犯血管: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机制、分类、症状及诊断标准和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的诊疗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现状,对发病机制及诊疗 技术、诊疗理念的新进展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作一 综述,以期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血压心率忽高忽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时发生了什么?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射频热凝术时血流动力学突然变化的临界点,以及是如何变化的?

影像诊断 | 永存三叉动脉(与三叉神经痛相关)

永存三叉动脉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基底动脉之间的胚胎性吻合,为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最常见的异常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