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视疾病并有效应对疾病?

2017-03-23 生物谷 生物谷

为什么当我们得知某些人生病了会如此震惊?为什么很多人会恐惧疾病,而且在疾病到来时会无力承担对爱人的照顾?为什么很多人会一直认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一系列问题直接指向疾病和健康的关联。很多人不愿公开谈论疾病,因为他们害怕这会让他们看起来很脆弱或者自我放纵。 人们通常会将疾病视为一种秘密,因为他们担心会被指责,比如一些受到诸如

为什么当我们得知某些人生病了会如此震惊?为什么很多人会恐惧疾病,而且在疾病到来时会无力承担对爱人的照顾?为什么很多人会一直认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一系列问题直接指向疾病和健康的关联。很多人不愿公开谈论疾病,因为他们害怕这会让他们看起来很脆弱或者自我放纵。

人们通常会将疾病视为一种秘密,因为他们担心会被指责,比如一些受到诸如肺癌、肥胖相关疾病或精神疾病影响的患者,患者及家庭在承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会遭人冷眼。担心被批评和指责就会导致患者掩饰自身的疾病症状,从而就会延误疾病的诊断和及时的护理。有时候或许我们并不会讨论疾病,因为全球数十亿美元的健康产业会加强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即如果我们进行正确的饮食就会保持健康;有时候我们不去讨论疾病或许因为我们认为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这些人类顽疾。

所有的因素都意味着,保持对疾病的沉默或许是正常的,大约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患严重生理疾病的患者都会向同事、甚至是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的病情,当我们提及精神健康问题时或许数据更加让人吃惊,多项研究都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会向同事或者同学隐瞒自身的精神疾病。

因此当人们或其爱人生病时我们毫无准备或许并不足为奇,而且人们往往很难去寻找一些应对心理疾病或者适应家人及其它人患病的方法。

严重或慢性病非常常见

目前社会似乎对于疾病是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情况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疾病仅仅是人体的一种状况而已。如今严重和慢性疾病非常常见,任何时候大约都有一半人群会应对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会经历一次或更多次严重的疾病。

没有家庭是处于免疫状态的,严重疾病会影响任何年龄段、不同财富程度、专业程度以及教育水平的人群,当然一些名人也会患上严重的疾病。环顾四周,你的家庭中谁会得病?是否有一些人因为生病而请假?是否有人被诊断为危及生命的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是否会有人患上一些慢性疾病,比如炎性肠炎、关节炎或抑郁症

疾病伴随一生

如今我们都知道很多危及生命的疾病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疾病,而并不是一种引发死亡的疾病;很多人都会立刻管理多种类型的严重疾病,而其他人则会被告知其在未来是否存在患上某些类型严重疾病的风险;如果你的家庭、朋友圈和工作场所就好像我们那样,那么生病或许是非常常见的。

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应对人们长期的健康问题;所谓的“第三波心理治疗”(third wave psychological therapies)或许会促进人们接受这种概念,而不是刻意地避免疾病、疼痛以及其所遭受的一些状况,当疾病来袭,这些类型的疗法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进行应对,同时其还能够帮助患者澄清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做出相应的选择。

其它更多的传统心理学疗法,诸如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或许也能够帮助同健康作斗争的人们重新考虑他们所遭遇的疾病,使其作为日常生活所经历的一部分,同时帮助患者鉴别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当然这也能够帮助患者鉴别出他们的需要并且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很多患者而言,很多的现代方法,比如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支持就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其中一种就是对癌症幸存者进行在线干预。

当疾病到达终点时,心理疗法和解忧的咨询就能够帮助患者、家人以及朋友来面对未来即将到来的情况;这些形式的支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但目前社会需要一种普遍的疗法来帮助患者来抵御疾病。首先我们需要看到代表政府、工作场所及媒体中并不是100%健康的人群,实际上这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同时也应当鼓励人们更大地接受疾病以及患病状态。

原始出处:

【1】N T Evans, C E Wakefield1, J K McLoone et.al.Familial diagnostic experiences in paediatric oncology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doi:10.1038/bjc.2014.516

【2】Eunice C. Wong, Rebecca L. Collins, Jennifer Cerully et.al.Stigma, Discrimination, and Well-Being Among California Adults Experiencing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3】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family dysfunction and poor adjustment to chronic illness in specialty clinicsJCE DOI:10.1016/0895-4356(90)90123-7


【4】Vivien Hunot,Theresa HM Moore,Deborah M Caldwell et.al.'Third wave'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therapies versus other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depressionCochrane Library  DOI: 10.1002/14651858.CD008704.pub2

【5】Ursula M Sansom-Daly, Claire E Wakefield, Richard A Bryant et.al.Online group-based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fter cancer treatment: A multicen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capture Life-AYABMC Cancer DOI: 10.1186/1471-2407-12-3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4249, encodeId=326c184249d8, content=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许多人隐瞒病情,最后到了晚期。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讲述导演谢晋的大儿子谢衍,因不想给父母太多的压力,直到临走前的一个星期才告诉父母,,看看都觉得心酸,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oLAjfB7s1ib06iaV3D9Tg5K1rd14X5tKCSsG6BPqVL4VFZWBdmJzIOjrIZibsKzOCTKMq4Scmq41bXoqUwuicux0tksjqpUiath2O/0, createdBy=a4952044518, createdName=muzinanzi, createdTime=Sat Apr 01 09:51:35 CST 2017, time=2017-04-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4-01 muzinanzi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许多人隐瞒病情,最后到了晚期。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讲述导演谢晋的大儿子谢衍,因不想给父母太多的压力,直到临走前的一个星期才告诉父母,,看看都觉得心酸

    0

相关资讯

Cell里程碑研究:精准“吃”微生物治病不再遥远

当然科学家也想到了这一点,过去,已经有一些研究“探听”到了少数细菌和免疫细胞以及基因间的“谈话”,知道细菌是如何“指挥”肠道基因的表达和免疫系统的免疫响应。而这一次,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首次想办法“听到了”肠道中多种肠道微生物与各个免疫细胞以及基因表达之间的“对话”,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细胞》杂志上

全球被忽视疾病创新基金:埃博拉疫苗研究一枝独秀

根据澳大利亚悉尼一家健康政策分析公司“政策治疗研究”的年度G-FINDER(全球被忽视疾病创新基金 )投资报告,用于被忽视疾病(包括结核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疟疾等)研究的全球资金正处于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PNAS:重磅!科学家发现参与多种疾病发生的关键激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塔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参与多种疾病发生过程的关键因子,比如帕金森疾病、胃癌以及黑色素瘤等;文章中研究人员对一种名为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

每月饿五天或有助抵抗疾病与减缓衰老

节食是一种时尚。自助手册承诺它会燃烧多余的脂肪、修饰DNA以及延长寿命。一项新科学研究支持少吃的健康观点。这项临床试验表示,每月减餐5天有助预防或治疗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做这类研究并非无足轻重。"加州圣迭戈索尔科生物研究所昼夜节律生物学家、并未参加此项研究的Satchidananda Panda说,"他们所做的可圈可点。"此前在啮齿类和人类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周期性禁食

Sci Rep:科学家们揭开心跳的秘密

心跳对于我们来说是既必要由神秘的事物,可能你会认为我们对它的了解已经十分清楚。然而,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心脏的工作机理仍不够了解。跳动虽然说有它的意义,但心脏是如何充满血液的仍是个迷。就此,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心脏工作的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点知识都不了解的同学,我们需要先普及一下:我们的心脏大小

2017 光遗传学与疾病研究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通过光遗传技术研究进展、光遗传技术在神经环路功能、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神经机制以及非神经类疾病等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交流,促进从事神经科学和光遗传技术开发的科研工作者们紧密合作,推广光遗传技术在其他科研领域的应用,为广大的科学研究者们提供宽广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会议主页:http://meeting.bioon.com/2017optogenetics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