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多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计数仍未见有效增加反而减少?需警惕这种情况!

2023-05-04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

 

临床上部分肿瘤患者需要反复输注血小板,在连续输注足够治疗量血小板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增加甚至反而减少,输入体内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导致出血症状不但未改善反而较前加重,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

 

认识PTR

血小板无效输注(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或多次接受足够剂量的随机供者来源的ABO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增加。

 

PTR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见于输血依赖患者,总体发生率为5%~34%,可导致患者血小板需求和出血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总体生存。

 

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指出:患者至少连续2次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后,没有达到适合的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CCI)(血小板瞬时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原因有哪些?

引起PTR的主要原因可分两类,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

 

其中非免疫因素占PTR的80%~90%,免疫因素占10%~20%。大多数PTR是由非免疫性因素引起,如血小板成分制品的质量、脾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感染、抗生素应用等。

 

免疫因素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抗体和CD36抗体所导致的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多发生在有妊娠、器官移植和多次输血等情况的患者。具体见表1。

图片

 

 

 

 

 

如何快速识别与处理?

临床上对怀疑PTR的患者,建议通过交叉匹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检测及特异性HLA抗体检测筛查,当HLA抗体阴性或者输注HLA匹配的血小板效果不佳时,需考虑进行HPA抗体、CD36抗体等的检测。

 

 

 

 

 

处理原则

  • 对于非免疫因素,需要及时给予病因治疗,如积极抗感染、纠正DIC、减停可疑药物、及时控制移植后GVHD及血栓相关疾病等。

     

  • 对于脾亢或巨脾引起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或者增加首次血小板输注量。

     

  • 对于有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去白细胞和辐照、交叉匹配的及HLA匹配的血小板。

     

对于免疫因素,若无匹配血小板,可选择合适的方法清除体内抗体和(或)抑制抗体产生,如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等。

 

其中,IVIG可通过封闭抗体而减少血小板破坏,对于伴有免疫异常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有一定疗效;利妥昔单抗能特异性地与B细胞表面跨膜抗原CD20结合,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可清除体内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的产生,可单次或多次使用。

 

但是,若合并严重出血,可大剂量随机供者来源血小板输注可吸附血小板抗体,降低血小板输注需求,并及时给予抗纤溶药物、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及IL-11等止血治疗,必要时行脾切除术可减少血小板在脾脏中的破坏。

 

当然,输注前的患者因素综合评估才是最重要的,预防性治疗是关键。

 

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的指征,正确合理的使用成分输血,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减少输注无效的发生,严格使用相同配合型的血小板,认真分析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避免该因素的影响,最终我们血小板输注有效性会更高,无效性的发生也才能更好的避免。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1):897-902.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2.11.003.

2.金莉,罗蔓琳,周慧盈.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对策[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1):78-79.DOI:10.3969/j.issn.1673-5013.2014.01.0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噬”掉的血小板,“原”起何处

噬血早诊早治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在11月份他出现肠道征状的时侯就能诊断CAEBV,或许结局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们能通过敏锐的观察及我们相关知识的积累协助临床将诊断前移,对患者的愈后至关重要。

血小板“危急值”,是什么欺骗了我们?

在本案例中,我们从临床标本的性状异常和检测结果异常出发,查阅资料、与临床及时沟通反馈,最终初步找到了患者病因。

PLT-F通道在纠正血小板聚集中的可行性探索

以“小聚集团”(少量血小板聚集成团)为主的“轻度聚集”标本,多数情况下PLT-F通道可予以纠正,同时结合镜下估算(血小板聚集分布相对均匀的情况下)进行验证,可直接发出报告,避免病人二次采血。

血小板失踪之谜之阿司匹林篇

很多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有些是骨髓抑制导致的,有些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积累。

血小板减少?鉴别诊断三步走!

排外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方法可通过外周血涂片或复查血常规。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情况就是健康妇女在妊娠时可出现轻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这种一过性的减少不需要过多检查。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南大学周文团队揭示丝氨酸调节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丝氨酸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关键代谢物,从分子机制角度为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策略提供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