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粘性末端 点击跳转

Cell:利用CRISPR/Cas9系统精确标记发育大脑中的内源性蛋白

Cell:利用CRISPR/Cas9系统精确标记发育大脑中的内源性蛋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克斯普朗克佛罗里达神经科学研究所(Max Planck Florida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MPFI)的Ryohei Yasuda博士和他的团队开发出一种被称作SLENDR的方法,这种方法允许对活组织样品中的神经元DNA进行精确修饰。利用这种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可靠地在同一个细胞中利用不同的颜色同时对两种不同的蛋白进行标记。他们

生物谷 Bioon.com - CRISPR/Cas9,蛋白 - 2016-05-15

邵峰、王大成两院士携手发布Nature新文章

邵峰、王大成两院士携手发布Nature新文章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gasdermin家族的打孔活性和结构自抑制。这项重要的研究发布在6月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任职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Feng Shao)院士,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大成(Da-Cheng Wang)院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邵峰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病原细菌感

生物通 - 炎症坏死,gasdermin,打孔活性,结构自抑制 - 2016-06-13

Cell Res: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有新靶点

Cell Res: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有新靶点

今年4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慢病毒聚焦型人源细胞文库、功能性基因筛选平台以及基于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解析数据的完整技术路线,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杂志。 最近,魏文胜课题组又与华南理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12月30日的Cell Research 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 - 魏文胜,艰难梭菌,CSPG4 - 2015-01-04

Nature:重磅!首次利用CRISPR-Cas9对非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Nature:重磅!首次利用CRISPR-Cas9对非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编辑的圣杯---首次能够在基因组的靶位点上将DNA插入到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中,其中非分裂细胞占成年器官和组织中的大多数。他们证实这种技术能够部分恢复失明的啮齿类动物的视觉反应。它将为基础研究和多种治疗视网膜疾病、心脏疾病和神经疾病等疾病的方法打开新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1月16日在线发表

生物谷 - CRISPR-Cas9 - 2016-11-18

Science:端粒长度与性别、种族和慢性病相关,且因人体组织类型而异!

Science:端粒长度与性别、种族和慢性病相关,且因人体组织类型而异!

端粒是在染色体末端发现的重复的非编码DNA序列,就像保护帽一样,可以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降解和融合,使重要的遗传信息不致丢失。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端粒长度(TL)会随时间逐渐缩短,最终触发细胞衰老。

生物探索 - 慢性病,端粒长度,人体组织 - 2020-09-17

JCI:丹麦科学家在年轻女性身上发现了新的乳腺癌基因

JCI:丹麦科学家在年轻女性身上发现了新的乳腺癌基因

导言: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转化医学网 - 乳腺癌 - 2020-05-17

FDA专家委员会投票支持批准辉瑞RSV疫苗,三大RSV疫苗对比哪家强?

FDA专家委员会投票支持批准辉瑞RSV疫苗,三大RSV疫苗对比哪家强?

2023年2月28日,FDA专家委员会以以7:4投票结果认可其RSV疫苗的安全性,以7:4投票结果认可其RSV疫苗的有效性。FDA将在2023年5月之前做出最终决定。

MedSci原创 - RSV疫苗 - 2023-03-03

【每日播报】-cSLE的皮肤黏膜症状

【每日播报】-cSLE的皮肤黏膜症状

可见于全身各部位,手掌、足底和指趾末端也可有红斑。

网络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023-08-10

一位医生的新年祝福,满满的“职业病”

一位医生的新年祝福,满满的“职业病”

无论幽门深处,还是直肠末端,光滑依旧。祝福新的一年,您能拥有好睡眠。入睡随意,苏醒自然,失眠永远是传说。无论快动眼期还是非动眼期

肖大夫的笔记本微信 - 医生,祝福 - 2016-12-3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肿瘤微环境pH值下可重组的肽纳米材料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肿瘤微环境pH值下可重组的肽纳米材料

研究人员将两种肽,即具有聚合(乙二醇)(PEG)末端的pH响应肽HLAH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敏感肽与疏水性聚(β-硫酯)骨架耦合以获得共聚物P-S-H。

MedSci原创 - 肽纳米材料,肿瘤微环境,PH - 2017-09-19

ELIFE:肺炎细菌如何抵御人体细胞自噬的清除作用?

ELIFE:肺炎细菌如何抵御人体细胞自噬的清除作用?

吴耀文团队巧妙地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制备了一系列末端修饰的LC3蛋白质复合物,利用这些化学修饰的蛋白质工具,他们研究了RavZ作用于LC3-PE的结构-效能关系,再结合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细胞生物学方法,

生物通 - 细胞,细胞自噬 - 2017-04-13

【盘点】JACC12月第4期研究一览

【盘点】JACC12月第4期研究一览

血清BNP水平升高与心肌纤维化呈相关性DOI: 10.1016/j.jacc.2017.10.044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被认为是心肌受到牵拉或者可能的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然而,其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尚缺乏人群研究

MedSci原创 - JACC - 2017-12-27

Nat Cell Bio:抗衰老研究新突破,最新研究揭示延长T细胞寿命新机制

Nat Cell Bio:抗衰老研究新突破,最新研究揭示延长T细胞寿命新机制

普遍的观点认为T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来延缓衰老,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还有一些新的非依赖端粒酶机制也在T细胞抗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Aging”公众号 - T细胞,抗衰老 - 2022-09-19

JBC:HD的发病及进程机制

JBC:HD的发病及进程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线粒体钙信号失调、氧化应激与亨廷顿氏舞蹈病(HD)基因组DNA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发现对于了解HD的发病及进程机制,以及开发出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唐铁山(Tie-Shan Tang)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钙信号的功能调控。近年来所

互联网 - HD,发病,进程,机制,线粒体,钙信号,失调,氧化应激,亨廷顿氏舞蹈病,基因组,DNA损伤 - 2013-05-06

J Hum Genet:通过基于靶向测序的非侵入性产前检测鉴定成骨不全的新生胎儿基因突变

J Hum Genet:通过基于靶向测序的非侵入性产前检测鉴定成骨不全的新生胎儿基因突变

我们对无血浆细胞DNA(cfDNA)进行了配对末端捕获测序,在这

MedSci原创 - 2018-08-2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