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Sci Immuno | 滕飞博士等报道生物钟调节肠道3型固有淋巴细胞稳态功能
在哺乳动物消化道内,存在着大量非致病性微生物(正常菌群),同时机体也会不断受到外来潜在致病微生物的侵扰,因此免疫系统需要精确调控对正常菌群及致病微生物的免疫耐受与应答以保持肠道自身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平衡。在众多肠道免疫细胞亚群当中,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s)在肠道组织高度富集,对肠道微生物刺激快速反应(如分泌IL-22),调节获得性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并参与组织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因此,I
BioArt - 生物钟,调节,肠道,淋巴细胞稳态功能 - 2019-11-05
2019年MSK十大临床研究进展
2019年,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临床研究人员取得不少重大发现,从中截取十个进行盘点,这些发现有些如惊天霹雳,对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01 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与转移性胰腺癌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关于胰腺癌治疗的研究一直比较艰难。在整个肿瘤学史
同写意 - MSK,研究进展 - 2020-01-05
TAG:利用血常规中的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来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疾病缓解和复发反复交替出现。
MedSci原创 - 血小板,克罗恩病 - 2021-02-21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影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提供TAVR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微生物类型和预后的详细资料。
MedSci原创 - 心血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感染性心内膜炎 - 2020-06-17
高原冰川发现多种新病毒,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未知病毒
一万五千年前,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水开始结冰,形成了众多冰川。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而这里的现代冰川又是众多河流,特别是我国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但是,每平方英寸的冰层也冰封了数百万的微生物。近年来,全球变暖正促使极地冰川以及其他地区比如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以现有趋势,几十年内,可能地球上的冰川就会完全消失。而这一切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
BioWorld - 高原冰川,病毒 - 2020-02-13
GUT:微生物群的转移减少了阿尔茨海默症病动物模型中的脑淀粉样变性
脑淀粉样变性和严重的脑部tau蛋白变性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关键病理特征。尽管肠道菌群对AD的影响很大,但肠道菌群与AD病理生理之间的因果关系仍然难以捉摸。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MedSci原创 - Amyloid,Tau,Alzheimer’s,disease - 2019-10-05
J Hepatology: 白色念珠菌毒素candidalysin促进酒精相关的肝脏疾病的发展
酒精相关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指征,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的改变导致酒精相关性肝病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比如患有酒精相关性肝病的患者念珠菌的比例增加。在粪便菌群中,关于肠道念珠菌对疾
MedSci原创 - 白色念珠菌,酒精性肝病 - 2020-03-16
Nat Commun: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导致人类海绵状血管瘤?
最近,研究人员在一个更大的人类队列中评估了微生物组差异,包括患有CA和无CA的受试者,以及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受试者。
MedSci原创 - 炎症,肠道微生物,海绵状血管瘤 - 2020-06-02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摄入富含大豆的饮食或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来影响机体血压
富含大豆的饮食往往与降血压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完全清楚大豆改善机体心脏健康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摄入大豆或会通过调节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来影响机体的血压。
细胞 - 血压,饮食,肠道微生物 - 2020-08-09
2019年感染性疾病重点研究进展盘点
作者简介:孔晓阳,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注:近日,国外一家专注感染性疾病最新进展的机构(包括基础及临床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和寄生虫学),按照首字母A-Z的顺序汇总了今年全球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相关的重点研究进展,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对其梳理如下: Acute flaccid myelitis急性弛缓性脊髓炎
血流感染细菌监测BRICS - 感染,盘点 - 2020-01-05
Gastroenterology:变形杆菌属诱导克罗恩病患者炎症的机制研究
变形杆菌属(Proteus spp)通过诱发炎症在克罗恩病患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络 - 克罗恩病,炎症,变形杆菌属 - 2020-10-20
Nat Commun:小檗碱和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
由于2型糖尿病(T2D)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因此也对高血糖症以及糖尿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控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调节宿主代谢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MedSci原创 - 2型糖尿病,益生菌,肠道微生物,小檗碱 - 2020-10-13
SCI ADV:氨基酸治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NAFLD患者中一直有循环甘氨酸降低的报道,但关于甘氨酸降低的原因、其作为致病因素的作用,及其治疗潜力仍不清楚.
MedSci原创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2020-12-07
2020 澳大利亚共识声明:粪菌移植在临床实践中的管理、制备和应用
粪菌移植(FMT)已被证实是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FMT在临床实践中的管理、制备和应用提出27条共识声明,用以指导临床。
Gut. 2020 Feb 11. - 粪菌移植 - 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