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小分子miR-22 点击跳转

Nature:揭秘父系微生物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Nature:揭秘父系微生物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研究探讨了父体微生物组变化对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其机制。

生物探索 - 健康,微生物组 - 2024-05-07

羟氯喹联合剂量强化替莫唑胺治疗晚期实体瘤和黑色素瘤患者的I期试验

羟氯喹联合剂量强化替莫唑胺治疗晚期实体瘤和黑色素瘤患者的I期试验

在临床前模型中,用羟氯喹阻断自噬可增加与烷化化疗相关的细胞死亡。这项I期研究评估了HCQ联合剂量强化替莫唑胺在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安全性、初步活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MedSci原创 - 自噬,替莫唑胺,羟氯喹 - 2023-01-25

MAbs: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临床开发图景

MAbs: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临床开发图景

分析这些终止开发的ADC药物的相关因素有助于为下一系列分子的设计和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小药说药 - 抗体偶联药物,ADC - 2023-09-23

百亿美金市场逐步兑现,ADC药物江湖谁主沉浮?

百亿美金市场逐步兑现,ADC药物江湖谁主沉浮?

2021年新年伊始,被喻为“智能生物导弹”的ADC药物便喜忧参半。

亿欧 - 卡奇霉素,ADC药物,谁主沉浮 - 2021-04-04

深度长文 | 难成药靶点c-Myc征途漫漫

深度长文 | 难成药靶点c-Myc征途漫漫

难成药靶点c-Myc,一文讲清楚

网络 - 靶点,c-myc - 2023-05-31

2016(第四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2016(第四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非编码RNA是指不能翻译为蛋白的功能性RNA分子,占人类基因组的98%,之前被认为是没有功能的---大多数事实上也被转录为RNA。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干涉RNA、miRNA、pi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miRNA是一

MedSci原创 - 非编码RNA - 2016-09-18

NEJM:Mitapivat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NEJM:Mitapivat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由此可见,Mitapivat的使用与50%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的成人血红蛋白水平的快速增加相关,并且在延长期的2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持续有反应。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短暂。

MedSci原创 - Mitapivat,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安全性,疗效 - 2019-09-05

【盘点】2月Stroke杂志重磅研究精选文章一览

【盘点】2月Stroke杂志重磅研究精选文章一览

2月匆匆过去,Stroke杂志发表了哪些重磅级研究,编为您一一盘点。【1】Stroke: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相关吗? 卒中患者中发生胰岛素抵抗很常见。

MedSci原创 - Stroke杂志 - 2017-02-27

lancet Oncol:来拉度胺不建议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lancet Oncol:来拉度胺不建议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来拉度胺是一种抑制TNF-α分泌的分子化合物,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血管生成的特性。

MedSci原创 - 来拉度胺,前列腺癌 - 2015-03-03

ESMO 2016:nivolumab辅助治疗可切除的非<font color="red">小</font>细胞肺癌

ESMO 2016:nivolumab辅助治疗可切除的非细胞肺癌

欧洲肿瘤医学学会大会上呈现的数据显示:使用PD-1抑制剂nivolumab进行新辅助治疗,对早期可切除的非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活性。

MedSci原创 - 非小细胞肺癌,Nivolumab,切除 - 2016-10-09

Science Advances:华中科技大学朱铃强/鲁友明等合作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通讯障碍新机制

Science Advances:华中科技大学朱铃强/鲁友明等合作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通讯障碍新机制

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对大脑内稳态至关重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其稳态平衡被打破。

iNature - 阿尔茨海默病,通讯障碍新机制 - 2023-04-27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芯片技术辅助干细胞治疗眼疾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芯片技术辅助干细胞治疗眼疾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项技术,使用该技术可加速干细胞形成组织,该技术同时测量多种基因的表达,帮助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功能和发育阶段对细胞进行分类。例如使用该技术将帮助研究人员使用患者的皮肤细胞再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眼球后方的组织,许多盲眼该部位受损),其还将帮助研究人员寻找个性化药物治疗。该研究成果在近期的Stem Cell TranslationalMedi

中国眼网 - 芯片技术,干细胞,眼疾 - 2015-05-06

一位生物学家的神经胶质研究之路

一位生物学家的神经胶质研究之路

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是一个作用更加广泛的机制而不是特定针对某种疾病。 Beth Stevens 图片来源:Ken Richardson 2010年,神经生物学家Beth Stevens已经完成了从实验员到明星科学家的转变。时年40岁的她已经成为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项目负责人。她有一个整洁、崭新的实验室,并带领着一群热爱科研的博士后研究员。她的履历几乎

中国科学报 - 生物学家,神经胶质 - 2016-08-29

记住中国科学家周健:宫颈癌疫苗共同发明人

宫颈癌疫苗共同发明人:中国科学家周健 导读: 宫颈癌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世界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25万多人死亡。 1980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Zur Hausen)证实,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 199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和代谢研究所的伊恩·弗雷泽和中国科学家周健合作,利

生物谷 - 宫颈癌疫苗,科学家 - 2016-07-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