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L858R突变 点击跳转

波齐替尼新数据发布,揭示插入位点分析与继发耐药机制

波齐替尼新数据发布,揭示插入位点分析与继发耐药机制

这些数据表明EMT可能是波齐替尼耐药的一种机制,并且,EGFR 20ins患者也和经典EGFR敏感型突变患者至少有一些共同的耐药机制(例如,EGFR T790M,MET扩增)。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 耐药机制,波齐替尼,新数据 - 2022-08-14

一例PTEN新生杂合<font color="red">突变</font>患儿临床表型与免疫特征分析

一例PTEN新生杂合突变患儿临床表型与免疫特征分析

本文总结了国内首例PTEN基因c.388C>T(p.R130X)新生杂合突变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免疫特征,有助于丰富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协和医学杂志 - 新生杂合突变患儿,PTEN错构瘤综合征 - 2023-09-19

西安确认奥密克戎新毒株BA.5.2出现社区传播,系国内首次!

西安确认奥密克戎新毒株BA.5.2出现社区传播,系国内首次!

陕西省疾控中心透过媒体通报,引发西安本轮疫情的病毒已经全基因组测序确定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这是一种较之前流行的BA.2.2株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变种。

海上柳叶刀 - BA.5 - 2022-07-06

J Clin Oncol:PD-<font color="red">L</font>1免疫组化检测:NSCLC中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J Clin Oncol:PD-L1免疫组化检测:NSCLC中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根据NCCN指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前需要检测驱动基因的突变状态,根据其突变状态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可以从靶向药物中获益。而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应该进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化检测。2017年12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PD-L1免疫组化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环球医学 - PD-L1,免疫组化检测,NSCLC,分析,临床应用 - 2017-12-26

ESMO 2022:肺癌,靶向免疫治疗最新进展汇总

ESMO 2022:肺癌,靶向免疫治疗最新进展汇总

ESMO 2022:肺癌,靶向免疫治疗最新进展汇总

e药安全 - 肺癌,ESMO 2022 - 2022-09-19

【Leukemia】诊断后两年内复发的DLBCL患者的遗传学和转录组学分析

【Leukemia】诊断后两年内复发的DLBCL患者的遗传学和转录组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耐药和疾病进展的机制,并开发用于识别发生早期R/R风险患者的分子学工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团队联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和华大基因共同开展一项研究。

聊聊血液 - R-CHOP,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2024-01-02

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分子检测,治疗现状及前景展望

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分子检测,治疗现状及前景展望

本综述回顾了R/M NPC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改善患者生存的现有和在研药物。

苏州绘真医学 - 鼻咽癌 - 2023-11-08

Nature:儿童攻击性眼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基因

Nature:儿童攻击性眼肿瘤治疗的新靶标基因

来自圣犹太儿童研究医院的最新研究结果--华盛顿大学儿科癌症基因组计划(pcgp)也帮助确定了使儿童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攻击性的机制。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该肿瘤发展迅速而其他类型的癌症形成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该发现也引发科学界对罕见儿童视网膜肿瘤可能的治疗方法与新治疗靶标的研究,其中视网膜是眼睛后面的光感组织。该研究发表在一月十一日的在线版科学杂志Nature上。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

MedSci原创 - 眼肿瘤,基因 - 2012-01-22

奥密克戎新亚株BA.4与XE争雄,谁会成为新一波主宰?XE传播速度比BA.2可能快21%,而不是10%

奥密克戎新亚株BA.4与XE争雄,谁会成为新一波主宰?XE传播速度比BA.2可能快21%,而不是10%

奥密克戎与前一代Delta完全不一样!自从一出生,就几大特异功能:

MedSci原创 - 奥密克戎 - 2022-04-10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他汀药物抗癌的潜在机制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他汀药物抗癌的潜在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癌症能够在高脂饮食情况下生长得更快。除此之外,他汀类等降脂药物能够控制癌症的生长,即使是在正常饮食下也有效果。“不同的癌症虽然会有一些类似的代谢特征,但是由于癌基因突变谱不同,仍然对营养物质存在不同的敏感性,”文章作者Jing Chen教授这样说道。“对于携带某些基

生物谷 - 他汀,抗癌,癌细胞,肿瘤 - 2017-01-15

武爱文教授:2022年度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武爱文教授:2022年度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翟建宁1,王晰程2,武爱文1(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肿瘤界 - 结直肠癌,武爱文 - 2022-12-17

Alzheimer's Dementia | 淡漠,可提前预测遗传性额颞叶痴呆者的认知功能衰退

Alzheimer's Dementia | 淡漠,可提前预测遗传性额颞叶痴呆者的认知功能衰退

冷漠是额颞叶型痴呆的早期的标志

MedSci原创 - 认知障碍,认知功能损害,认知能力,淡漠 - 2020-12-27

Stem Cell Rep:自身干细胞可以治疗痴呆症

近日,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治疗遗传性痴呆症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将病人机体的干细胞转化成为受痴呆影响的神经元细胞,在携带易致痴呆突变的病人机体的干细胞中,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可以抑制正常神经发育的靶向性缺失

生物谷 - 干细胞,痴呆症 - 2015-01-07

Nat Biotechnol:携带严重致病基因的人也可能很健康

科学家通过对50多万人的遗传信息分析,发现有13个人虽然携带有和严重儿童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却依旧很健康。这一发现于1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在线版中。虽然这种适应能力背后的生物原因尚不清楚,但该研究给发现对这些疾病起保护作用的基因多态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此前对于遗传变异和一些严重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或需重新评估。 囊性纤维化等单一基因缺陷遗传病被认为是完全外显的

《自然—生物技术》 - 遗传变异,靶向治疗,基因检测 - 2016-04-15

Nat Genet:关键遗传突变或可帮助预测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引发的副作用风险

2014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关键的遗传突变或许会影响癌症病人对放射疗法的反应,研究者表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基因TANC1的突变和放疗诱发的副作用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些副作用包括机体失禁、性无能及腹泻等。基于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研究人员检测了大量的遗传突变

生物谷 - 癌症,遗传突变 - 2014-07-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