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O:奥加伊妥珠单抗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去、现在和将来

2024-05-15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威斯康星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学者讨论了INO在ALL中的临床发展,强调了INO最初临床试验获得的经验教训,以及许多正在进行的、旨在扩大INO在ALL中作用的研究。

奥加伊妥珠单抗

奥加伊妥珠单抗(Inotuzumab ozogamicin,INO)是一种抗CD22抗体-药物偶联物,获批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成年患者,但在一线和挽救治疗中,INO联合化疗和/或贝林妥欧单抗也取得非常好的结果。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近日发表综述“Inotuzumab ozogami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ast progress,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学者讨论了INO在ALL中的临床发展,强调了INO最初临床试验获得的经验教训,以及许多正在进行的、旨在扩大INO在ALL中作用的研究,包括将其联合化疗和/或其他免疫治疗用于ALL的一线治疗以及可测量残留病(MRD)的治疗。

图片

奥加伊妥珠单抗(INO)开发于21世纪初,在关键性 INO-VATE 研究中,与常规化疗相比,INO显著改善缓解率和总生存期 (OS)。图1为其临床开发的时间轴。

图片

药物机制和临床前开发

INO 是一种 IgG 抗 CD22 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由Celltech和Wyeth(2009年被辉瑞收购)开发。INO可与细胞毒性药物刺孢霉素相偶联,当CD22与其配体或相应抗体结合后能迅速内化进入细胞,释放刺孢霉素发挥抗肿瘤活性。INO首次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对 B 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具有活性,随后在侵袭性 B 细胞淋巴瘤小鼠模型中进行研究,显示具有单药治疗活性以及与利妥昔单抗或化疗(包括 CVD 和CHOP)的协同作用。鉴于 INO 在 B 细胞淋巴瘤模型中具有明确的临床前活性,进一步在CD 22 阳性 ALL 模型中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可诱导小鼠肿瘤完全消退和治愈,具有在 ALL 中进行临床开发的价值。

I期和II期研究

INO 首项人体研究是在R/R CD22 阳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中开展的 I 期研究。纳入79例患者接受治疗,最大耐受剂量 (MTD) 为1.8mg/m2,每3-4周单次给药。血小板减少症为剂量限制性毒性,90%的患者发生所有级别血小板减少症,其中63%的患者≥3级。观察到较高活性,所有患者中总缓解率为39%,其中滤泡性淋巴瘤和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中分别为69%和15%。后来III 期淋巴瘤关键研究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而ALL初探性研究显示出较好结果,从而将重点转移到ALL。

图片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者发起的 II 期研究在儿童和 CD22 阳性复发性或难治性 ALL 成人患者中评价了INO(表1)。在首次报道中,49例患者接受剂量为1.3 mg/m2至1.8 mg/m2的INO,每3-4周给药一次。该人群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73%的患者作为二次及以上挽救治疗。完全缓解 (CR)/CR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 (CRi) 率为57%,中位 OS 为5.1个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发热 (59%)、转氨酶升高 (57%) 和高胆红素血症 (29%)。此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增加毒性风险,在 INO 后接受 HSCT 的26例患者中,1年 OS 率仅为20%,原因在于非复发死亡率 (NRM) 较高和5例因肝窦阻塞综合征 (SOS)/肝小静脉闭塞病(VOD)导致的死亡。为改善 INO 的安全性/疗效而对研究进行了修订,将 INO 的剂量进行分割,并在第1天给予0.8 mg/m2,在第8天和第15天给予0.5 mg/m2,每3-4周给药一次,该依据为较低剂量和更自由的 INO 给药方案可改善抗 ALL 疗效(主要由曲线下面积决定),同时降低毒性(主要由 INO 的峰值水平决定)。在随后的分析中,共治疗了90例患者(原始方案49例,新方案41例),缓解率和生存期结局相似。但新的给药方案更安全,发热、低血压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更低,SOS/VOD 发生率也更低(7%,而原方案为17%),可能是由于分次给药以及更好地了解 INO 的 SOS/VOD 风险,导致 HSCT前预处理减少使用烷化剂。

INO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来被一项I/II 期多中心研究证实,该研究在成人R/R ALL中评价 INO(表1);该研究还评价了INO分次每周给药(每周期1.2 mg/m2至1.8 mg/m2),最多6个周期。推荐的 II 期剂量为1.8 mg/m2/周期,一旦达到CR/CRi则剂量减至1.6 mg/m2。72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78%的患者为2次及以上挽救治疗,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异基因HSCT。结果CR/CRi率为68%(包括32%的CR),中位 OS 为7.4个月。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后续异基因HSCT,SOS/VOD 4例(共6%)。

III期研究 (INO-VATE)

疗效和安全性结局

基于 INO 治疗 B-ALL 的2项既往临床研究中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学者设计了关键INO-VATE 研究,在R/R CD22 阳性成人 B-ALL患者中比较 INO 与常规化疗(表1)。326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 INO 或联合化疗(氟达拉滨、阿糖胞苷和粒细胞刺激因子 [FLAG]、阿糖胞苷+米托蒽醌或高剂量阿糖胞苷)。鉴于每周给药的优越安全性,INO在第1天以0.8 mg/m2的剂量给药,在第8天和第15天以0.5 mg/m2的剂量给药,最多6个周期。两组的中位年龄均为47岁,INO组32%的患者和对照组36%的患者为二次挽救治疗。INO组的 CR/CRi 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80.7% vs. 29.4%;P<0.001)。除t(4;11) 患者外,所有亚组中均观察到 INO 缓解率更佳,但该亚组患者数量较少。在缓解者中,INO还与较高的MRD(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阴性率(分别为78.4%和28.1%;P<0.001)和后续 HSCT 率(分别为41%和11%;P<0.001)相关。在较高缓解率和 HSCT 率的驱动下,INO使中位 OS 显著更佳(7.7个月 vs. 6.7个月;P=0.04)。在长期生存结局中观察到 INO 的最大获益,与化疗相比,INO使2年 OS 率增加一倍以上(分别为23% vs. 10%)。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在对照组中更常见,而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在INO中更常见;INO和化疗的SOS/VOD率分别为11%和1%。基于缓解率和OS的较高改善,FDA于2017年8月批准INO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ALL。

亚组分析,包括移植结局

INO-VATE 研究已发表多项亚组分析,它们强调了使用 INO 的重要考虑因素,包括其良好疗效(不考虑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髓外受累或 CD22 表达)及其在费城染色体 (Ph) 阳性 ALL 中的疗效。INO可实现较高HSCT 率,根据多因素分析,移植是 INO 治疗后 OS 的最显著预测因素。在 INO-VATE 研究中接受 INO 治疗并达到 CR/CRi 的患者中,接受后续异基因HSCT的患者结局最佳(中位 OS 12.6个月和2年OS 率 39% vs 未移植患者中位 OS 7.1个月和2年 OS 率13%)。但移植也伴随着 INO 后 SOS/VOD 的高风险(23% vs未移植患者的9%),从而导致 INO 相关非复发死亡。因此,必须正确选择 INO 的患者和缓解策略,以防止该并发症。在2项 INO 研究的汇总分析中观察到相似的移植后结果,INO 后接受异基因HSCT 的患者的 HSCT 后中位 OS 为9.2个月,HSCT后2年 OS 率为41%。在这两项研究中,移植患者的 SOS/VOD 总发生率为18%。

多项 INO 研究的汇总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 SOS/VOD 风险,在这些研究中,发生 SOS/VOD 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较大、HSCT预处理使用含2种烷化剂的方案、治疗前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INO治疗周期数较多和累积剂量较高以及既往多种 ALL 治疗(尤其是既往HSCT)。随后制定了共识指南来缓解这些风险。接受 INO 治疗的患者预防 SOS/VOD 风险的重要考虑因素包括:正确选择患者(例如,在重度基础肝功能不全患者中避免使用),在移植患者中避免使用含2种烷化剂的预处理方案,在进行异基因 HSCT 的患者中限制 INO 的累积剂量为2.7-3.6 mg/m2,在首次出现肝功能不全体征时使用大剂量类固醇,以及延长INO 末次给药与HSCT的时间。所有接受 INO 的患者均应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预防(300mg 每日3次),但去纤维蛋白多核苷酸作为预防并无明确作用,即使是对于高危患者。

INO治疗复发性/难治性 ALL的联合方案

虽然单药 INO 治疗是R/R ALL 患者的重大进步,但当作为单药治疗给药时大多数患者无法治愈,<20%的患者长期生存。因此,很多研究集中于 INO 联合化疗和/或其他新型药物(如贝林妥欧单抗),旨在加深缓解并进一步改善生存结局(表2)。

图片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在R/R Ph 阴性 B -ALL 患者中研究了mini-hyper-CVD(减量超分割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交替减量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联合 INO 的方案。图2显示了该方案在过去十年中的演变情况。INO最初在第1-4周期的第3天给药,第1周期剂量为1.8 mg/m2,第2-4周期剂量为1.3 mg/m2(累积剂量为5.7 mg/m2),后来降至第1周期1.3 mg/m2,第2-4周期1 mg/m2(累积剂量为4.3 mg/m2),以降低 SOS/VOD 风险(图2A)。在5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总缓解率为78%,82%的缓解者达到 MRD 阴性(流式细胞术)。

图片

首次挽救治疗的缓解率尤其令人鼓舞,总缓解率为91%。使用该单次给药方案的 SOS/VOD 发生率为15%,与使用相似给药策略的初始 II 期研究的17%相似。中位 OS 为11个月,1年 OS 率为46%。将生存结局与 INO 单药治疗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表明联合治疗优于 INO 单药治疗。

然后对该研究进行修订,以进一步降低和分割 INO 剂量、增加贝林妥欧单抗,以及强制要求熊去氧胆酸预防 (图2B)。这些变更的目的有两个:通过增加贝林妥欧单抗来加深缓解,通过减少 INO 的剂量和增加末次INO给药与异基因HSCT之间的间隔来降低 SOS/VOD 风险。在这种新设计中,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 mini-hyper-CVD联合INO,随后接受4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然后接受POMP(6-巯基嘌呤,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和泼尼松)与贝林妥欧单抗交替给药的维持治疗。第1周期第2天 INO 降至0.6 mg/m2,第8天降至0.3 mg/m2,第2-4周期第2天和第8天降至0.3 mg/m2(累积剂量为2.7 mg/m 2)。在最近发表的 mini-hyper-CVD +INO±贝林妥欧单抗研究中(患者#68+接受blinatumomab),110例患者接受治疗。总缓解率为83%,82%的缓解者达到 MRD 阴性(流式细胞术)。中位 OS 为17个月,3年 OS 率为40%。首次挽救治疗的患者结局最佳,中位 OS 为31个月,3年 OS 率为49%。在界标分析中,接受后续异基因 HSCT 无获益(两组的3年 OS 均为54%)。在对 INO 减量和分次给药以及添加贝林妥欧单抗后,SOS/VOD 率也降低(2% vs.先前设计的13%;P=0.05)。这些数据证实,使用较低剂量的 INO 可显著缓解SOS/VOD,且不会损害疗效。

mini-hyper-CVD +INO+ 贝林妥欧单抗现在又进一步进行修订,从第1周期开始给予所有药物(图2C)。在最新的设计中,给予未移植患者6个周期的“剂量密集”mini-hyper-CVD+INO+贝林妥欧单抗,随后POMP/贝林妥欧单抗维持治疗。在每个周期中,在第4天开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即hyper-CVD 化疗开始后)并持续至每个周期的第21天,随后停药7天,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已有15例R/R ALL 患者接受该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缓解,92%的患者达到 MRD 阴性(1个周期后为77%)。在一项纳入新诊断和复发/难治性患者的的回顾性分析中也观察到该方案的早期缓解率较高。在新诊断或 MRD 阳性 ALL 患者中,10/11例 (91%) 患者实现 MRD 阴性(10-6,二代测序),该终点与 ALL 结局更佳相关。剂量密集mini-hyper-CVD、INO和贝林妥欧单抗方案的深度和快速 MRD 阴性反应令人鼓舞,目前也在新诊断B-ALL 老年患者中评价该方案。

INO治疗新诊断ALL的联合方案

老年患者

多项研究也在评价 INO 在新诊断ALL患者中的应用,且多集中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对常规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历史长期 OS 率仅为20%。探索 INO 作为一线治疗的进行中的研究见表3,INO为基础方案治疗老年 ALL 患者中的可用研究数据见表4。

图片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还在新诊断≥60岁 Ph 阴性 B-ALL 患者中研究了上述相同的mini-hyper-CVD +INO 方案。最初52例患者接受治疗,中位年龄为68岁。总缓解率为98%,96%的患者达到 MRD 阴性(流式细胞术)。高缓解率转化为长期生存,3年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 OS 率分别为49%和56%。与复发性/难治性患者的研究一样,后来对该方案进行了修订,使用较低的分次 INO 剂量(累积剂量2.7mg/m2),加用贝林妥欧单抗并强制进行熊去氧胆酸预防。共80例老年患者接受mini-hyper-CVD+INO±贝林妥欧单抗治疗(#50+接受更新方案治疗)。12例患者 (15%) 复发,5年 PFS 和 OS 率分别为44%和46%。该结局优于单独使用化疗时约20%的历史5年 OS 率。一项倾向评分分析证实,在相似的老年人群中,mini-hyper-CVD +INO+贝林妥欧单抗方案与剂量降低的 hyper-CVAD 相比具有优效性。

尽管与历史预期相比有所改善,但该方案的毒性仍是主要问题。总体而言,35例患者 (44%) 在缓解期死亡(包括9例因MDS或AML、8例因感染和5例因SOS/VOD)。≥70岁患者中缓解期死亡风险更高(占缓解期死亡的85%),导致生存结局呈年龄依赖性(60-64、65-69和≥70岁患者的中位 OS 分别为75个月、47个月和35个月)。由于与化疗相关的特定风险(例如继发性骨髓恶性肿瘤和感染),≥70岁患者现在仅接受 INO 和贝林妥欧单抗治疗,而不接受 mini-hyper-CVD 骨干治疗。Alliance A041703 研究评价了类似方案,≥60岁新诊断 Ph 阴性 B-ALL 患者在第1周期接受1.8 mg/m2分次 INO 诱导治疗,在第2周期接受1.5 mg/m 2分次 INO 诱导治疗,之后贝林妥欧单抗巩固治疗4-5个周期。在接受治疗的33例患者中,总缓解率为96%(INO诱导后为85%),1年 OS 率为84%。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确认缓解持久性。

其他多种INO为基础的一线治疗方案正在新诊断 ALL 的老年人中评价。在 INITIAL-1 研究中,>55岁新诊断的Ph 阴性 B- ALL 患者接受3个周期地塞米松+INO诱导治疗(第1周期为1.8 mg/m2,第2-3周期1.5 mg/m2),之后接受6个周期年龄调整的化疗作为巩固/维持治疗。43例患者接受治疗,中位年龄为64岁。3个周期 INO 诱导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到CR/CRi,71%的患者达到 MRD 阴性(10-4)。3年无事件生存率 (EFS) 和 OS 率分别为55%和73%,仅有1例非致死性SOS/VOD。EWALL-INO研究也入组相似患者,给予2个周期诱导治疗,包括INO、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诱导1)及INO、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诱导2),随后6个周期的年龄调整巩固治疗,然后 POMP 维持治疗。131例患者接受治疗,2个诱导周期后的 CR/CRi 率为90%,2年 OS 率为54%。

综上所述,INO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在老年 B-ALL 患者中安全有效。Alliance A042001建立在 MD 安德森mini-hyper-CVD 和 INO 方案的良好经验基础上,是一项在新诊断老年(≥50岁)B-ALL中评价mini-hyper-CVD 联合 INO对比剂量调整 hyper-CVAD 的随机 II 期研究。目前尚无数据,研究正在进行中。

年轻成人

在新诊断年轻成人 ALL中也正在探索INO 联合方案。MD 安德森开发了 hyper-CVAD联合贝林妥欧单抗的方案,现在已经修订并增加INO。hyper-CVAD+贝林妥欧单抗方案包括4个周期的hyper-CVAD,然后4个周期贝林妥欧单抗,然后是 POMP 和贝林妥欧单抗维持治疗。接受治疗的前38例患者均缓解,97%为 MRD 阴性(流式细胞术),3年无复发生存率 (RFS) 和 OS 率分别高达73%和81%。另外37例患者目前已接受该方案联合INO 治疗(第2、4、6和8周期第1天和第8天给药0.3mg/m2;累积剂量为2.4 mg/m2)。中位随访22个月仅3例复发,2年 RFS 和 OS 率分别为88%和100%。加用 INO 的初始数据令人鼓舞,表明在新诊断 Ph 阴性年轻 B-ALL 患者中常规使用 INO 具有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Alliance A041501是一项随机研究,也评价了 INO 联合标准化疗治疗新诊断 B-ALL。由于联合治疗方案存在毒性问题,可能与该方案中使用多种肝毒性药物(例如 INO 和门冬酰胺酶)相关,因此研究暂停。该研究的失败强调了需要与 INO 进行合理联合治疗,并避免重叠毒性。

INO在ALL中的其他试验性应用

INO用于MRD阳性患者

在 INO-VATE 研究中,INO与缓解者中63%的 MRD 阴性率相关,并为 INO 治疗 MRD 阳性 B-ALL 的研究提供支持。一项 II 期研究入组26例 MRD 阳性 ALL 患者,并在第1周期第1天和第8天分别接受0.6 mg/m2和0.3 mg/m2剂量的 INO 治疗,以及在2-6周期第1天和第8天接受0.3 mg/m2剂量的 INO 治疗。16例 (62%)患者为Ph 阳性ALL,同时接受了BCR::ABL1 TKI治疗(主要是ponatinib)。MRD(10-4)阴性缓解率为69%,2年 OS 率为60%。GIMEMA 另一项研究在20例 MRD 阳性 B-ALL 患者中评价了INO。20例患者中的11例 (55%) 达到 MRD 缓解(<10-4)。这些令人鼓舞的数据支持进一步评价 INO 作为 ALL 的 MRD 驱动治疗,也支持在一线环境中继续评价 INO,以诱导深度MRD阴性缓解。

INO用于Ph+ ALL

INO 在R/R Ph+ ALL 中有效,CR/CRi率为73%,中位 OS 为8.7个月,与 INO-VATE 研究更广泛人群相似。在一项 I/II 期研究中,INO联合bosutinib治疗未携带 T315I 突变的R/R Ph+ ALL 患者。在18例患者(16例 Ph+ ALL 和2例 CML 加速期患者)中,CR/CRi率为83%,其中56%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中位 OS 为13.5个月,似乎优于 INO 单药治疗。

INO作为移植后维持治疗

一项I 期研究纳入CD22+ ALL和复发高风险患者评估INO作为移植后维持治疗。INO剂量为0.3 mg/m2至0.6 mg/m2,每周期给药一次,最多12个周期。MTD为0.6 mg/m2。1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未观察到 SOS/VOD。中位随访18.1个月,仅观察到2例复发,1年 PFS 和 OS 率分别为89%和94%。该研究表明,低剂量 INO 可以在围移植期安全给药,也有助于预防高危患者复发。

INO与CAR-T细胞治疗排序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是在 CAR-T 细胞治疗前给予INO,作为挽救治疗方案和桥接治疗。然而,关于既往 INO 暴露是否影响 CAR-T疗效的数据不一。一些儿童研究表明,与历史预期相比,既往INO(包括 INO 作为桥接治疗)不影响 tisagenlecleucel 给药后的缓解率或长期结局。但在成人患者的 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 ZUMA-3 研究中,既往有 INO 暴露的患者的 CR/CRi 率(既往接受过 INO 暴露为59% vs既往未接受过 INO 暴露为77%)和OS(中位 OS 分别为8.8个月和47.0个月)数值较低。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评价 INO 与其他可用治疗(包括贝林妥欧单抗和 CD19 CAR-T)的最佳排序,以及在 CAR-T前使用 INO 作为桥接治疗。

总结

在过去十年中,INO与贝林妥欧单抗和 CAR-T 细胞共同改善了成人 ALL的结局。虽然已证明 INO 比传统细胞毒化疗在治疗复发性/难治性 B 细胞ALL中更有效,但其最大的潜力在于在一线治疗和挽救治疗中作为联合治疗。INO联合低剂量化疗和贝林妥欧单抗用于复发/难治性 ALL 时,3年 OS 率>50%,即使在未移植患者中也是如此。同样,在新诊断 B 细胞 ALL 患者中,无论是否与化疗、贝林妥欧单抗或两者联用,均观察到 INO 治疗后非常好的结果。在这些研究过程中,也对 INO 剂量进行了修改,有研究表明,较低的分次 INO 剂量可能非常有效,也可降低 SOS/VOD 风险。研究也在持续扩展 INO 的潜在应用,包括用于 MRD 阳性患者、联合BCR::ABL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低剂量作为移植后维持治疗。其中许多进行中的研究也探索了 INO 的替代给药策略。新的转化研究也在探索INO的耐药机制,可能有助于为未来合理的药物组合提供信息。FDA于2017年批准INO,该里程碑为这些重要研究铺平道路,但这只是INO临床开发的一小步。INOVATE研究之后几年的研究强调了肿瘤学的一个真理:药物的获批,通常只是其真正临床开发和创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Short, N.J., Jabbour, E., Jain, N. et al. Inotuzumab ozogami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ast progress,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Hematol Oncol 17, 32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4-01552-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947, encodeId=a0f1220494ebe, content=新药,白血病患者的新希望,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21211/7cb7aafab97c4b3ba0409b24bcd3341d/cdd4ec74d67f417f9b36c7499bc16c3e.jpg, createdBy=92e56328567, createdName=1021194_1118, createdTime=Thu May 16 00:44:44 CST 2024, time=2024-05-16,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西),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754, encodeId=66e32204e540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4952328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bb9623280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LL#</a> <a href='/topic/show?id=a0dc1122e4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奥加伊妥珠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28, encryptionId=bb96232801, topicName=ALL), TopicDto(id=112274, encryptionId=a0dc1122e4d0, topicName=奥加伊妥珠单抗), TopicDto(id=52328, encryptionId=994952328d2, topicNam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5 06:10:38 CST 2024, time=2024-05-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5-16 1021194_1118 来自广西

    新药,白血病患者的新希望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947, encodeId=a0f1220494ebe, content=新药,白血病患者的新希望,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21211/7cb7aafab97c4b3ba0409b24bcd3341d/cdd4ec74d67f417f9b36c7499bc16c3e.jpg, createdBy=92e56328567, createdName=1021194_1118, createdTime=Thu May 16 00:44:44 CST 2024, time=2024-05-16,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西),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754, encodeId=66e32204e540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4952328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bb9623280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LL#</a> <a href='/topic/show?id=a0dc1122e4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奥加伊妥珠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28, encryptionId=bb96232801, topicName=ALL), TopicDto(id=112274, encryptionId=a0dc1122e4d0, topicName=奥加伊妥珠单抗), TopicDto(id=52328, encryptionId=994952328d2, topicNam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5 06:10:38 CST 2024, time=2024-05-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预防性输注供者来源CD19 CAR-T细胞可减少高危B-ALL异基因移植后复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赵明峰教授团队开展一项研究,首次探索了高危B-ALL患者allo-HSCT后预防性输注CAR-T细胞,发现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且不良事件可控。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Leukemia》。

【Blood】尼洛替尼+化疗±阿糖胞苷治疗Ph+ ALL的随机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是在不影响BCR::ABL1可测量残留病(MRD,无复发生存期[RFS]的潜在替代标志物)反应深度的情况下降低毒性。

 Lancet Haematol:阿哌沙班与不抗凝治疗预防新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患儿静脉血栓栓塞的比较 (PREVAPIX-ALL):一项 3 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对于被认为血栓形成风险特别高的患者,PREVAPIX-ALL为在临床环境中使用阿哌沙班提供了较为乐观的安全性数据,在这些环境中,潜在的益处被认为大于出血风险。

【Haematologica】7991例AML和ALL移植后的CNS关闭率和结局

《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一项纳入7991例AML和ALL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以定义allo-HSCT后CNS复发的发生率和结局。

Leukemia:CD9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风险高度相关

采用简单的流式方法,将CD9纳入常规检测项目,以协助疾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将为儿童B-ALL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方案奠定新指引。

Blood Res:CYP1A1变异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的影响——来自最新荟萃分析的证据

CYP1A1的T3801和A2455G多态性可能会增加不同种族ALL的发病风险。因此,这两种变异应该被认为是有希望的ALL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BLOOD:奥英妥珠单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可测量残留疾病的2期研究

奥英妥珠单抗在ALL和mrd阳性的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生存率、MRD阴性率和安全性

【Cancer】Ph+ ALL异基因移植后伊马替尼对比达沙替尼维持治疗的长期结局

国内学者联合开展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allo-HSCT后接受TKI维持治疗的Ph+ ALL患者,以比较伊马替尼(n=91)和达沙替尼(n=50)预防治疗对HSCT后长期结局的影响。

【AJH】Ph+ ALL完全分子学反应时异基因移植可改善生存和复发

研究纳入日本成人白血病研究组(JALSG) TKI时代前瞻性研究中注册的、诊断后3个月内获得完全分子学反应 (CMR)的患者,以对比allo-SCT和非SCT队列的治疗结局。

【Blood】Ph样ALL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患者的治疗算法(图)

文章阐述了新诊断或复发/难治性ph样ALL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AYA)的治疗建议。现整理关于新诊断和复发/难治性ph样儿童和AYA ALL患者的治疗算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