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设闹钟对身体有害?最新研究:闹钟响后再贪睡30分钟,可缓解睡眠惯性、改善认知功能!

2024-02-28 Swagpp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与“突然醒来”相比,“赖床30分钟”能够改善或不影响起床后立即接受的认知测试表现。

无论是春节假期还是慵懒周末之后,最令人痛苦的声音莫过于第二天早晨那一声声“一惊一乍”的「闹钟」,甚至有人患上了“闹钟声ptsd”(讨厌一首歌最快的方法:将它设为闹钟)!

那么,在设定闹钟以及被闹钟吵醒之后,你是习惯听到首个闹钟后就“强制开机”,逼迫自己清醒过来?还是每隔1分钟定一个闹钟,试图在“交响曲”中醒来?亦或是在按掉闹钟之后,再赖个10-20分钟的床?

万万没想到,起床闹钟的设定方法还真有讲究!

近日,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与“突然醒来”相比,“赖床30分钟”能够改善或不影响起床后立即接受的认知测试表现。也就是说,闹钟响后小小的赖床反而能让人以更舒适的状态醒来,包括减少疲惫感、改善认知表现以及收获更好的起床心情等等。该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

因此,想要“无痛早八”,还得靠“赖床”!

图片

DOI: 10.1111/jsr.14054

“等差数列”式闹钟设定方法的出现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早起友好的“延时闹钟装置按钮”获得专利以来,间歇性闹钟以及闹钟后再赖床一会儿成了常见的起床方式——一项针对2万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有超50%的人要在每天早上的闹钟响后再赖床一会儿。

基于此,研究者准备了“睡眠和清醒习惯的匿名问卷”,并调查1732名参与者的“赖床行为”以及人群特征。其中,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66%为女性。

结果显示,69%的参与者会“有时(sometimes)”或更高频地“设定多个闹钟”或“闹钟后眯一会儿”,而上述行为往往出现在工作日(71%)。在这群有赖床习惯的参与者中,他们每天早上设定闹钟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分钟,而闹钟响后的平均赖床时间为22分钟。

紧接着,研究者对比了“有时赖床”的1195名和“闹钟一响就起”的287名参与者,发现两组之间存在“人物画像”差异。

比如:爱“赖床”的参与者往往年龄更小,比“不赖床”的小6岁左右;同时,这部分“赖床者”基本都是晚睡型的夜猫子,工作日晚上的睡眠时间常更短(约少13分钟)。

图片

有时“赖床”和从不“赖床”人之间的特征差异

为啥会出现“闹钟后赖床”的现象呢?研究者采访了全部参与者,并整理出来了约12种回答。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法醒来/太累了”,约占全部人群的24.6%;其次原因是“感觉很好”,占17.4%;希望“更缓慢/更柔和地醒来”同样是个常见的赖床原因,约16.6%的参与者持这样的观点。

此外,“担心睡不醒”“需要更长睡眠”“没动力起床/懒”“习惯”“睡眠问题/不充足的睡眠”等等也可能会导致人们在听到闹钟后仍想赖会儿床。

图片

“闹钟后赖床”的原因

更令研究者好奇的是,这种“闹钟响后再睡会儿”的习惯究竟是好是坏?对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为了调查“赖床”的短期影响,研究者招募了40名“习惯性赖床”的参与者,参加第二阶段的试验。上述参与者符合两个特点:(1)每周会有≥2次设定间歇性闹钟;(2)“总是(always)”或“几乎总是(almost always)”在闹钟响后再睡会儿。

最终,有31名参与者纳入研究,他们在实验室中共度过了3个晚上,并佩戴着多导睡眠图监测。其中,包括2种晨起模式:“赖床”和“不赖床”。在“赖床”的情况下,参与者被要求在起床前30分钟设置第一个闹钟,接着每隔9-10分钟按掉一次闹钟,即在最终清醒过来前“贪睡”三次。“不赖床”就很好理解了,听到闹钟后必须要立刻起床。

参与者的平均起床时间为早晨7:12,房间内的灯也会随之打开。起床之后,他们需要提供唾液样本以测试皮质醇觉醒反应,并使用Karolinska WakeApp进行认知测试;在认知测试之后,研究者还记录了他们的困倦、表现和情绪评分。

结果令人意外!

与“闹钟一响就起床”的人相比,闹钟响后30分钟的赖床能显著地改善参与者的认知测试成绩,包括算术速度、情景记忆和认知冲突成本的方面表现更好。不过,这种积极的作用会在40分钟之后消失。

此外,“赖会儿床”还能让人的心情更好。具体来说,除了嗜睡评分和任务表现的改善之外,“闹钟响后再睡会儿”的人表现出更合群和乐观的心态,更少的疲劳程度,以及更不“懵逼”和易怒。

图片

“闹钟后赖床”与否对困倦、表现以及情绪的影响

与此同时,“闹钟后小憩”还会提升参与者的清晨皮质醇水平,比“立刻起床”的人高出1.8 nmol/dl。

皮质醇觉醒反应(CAR)是评估觉醒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起床之后的30-45分钟内,皮质醇水平会急剧增加。更强的CAR,意味更高的晨间警觉性和改善的执行功能;但相反,如果刚睡醒和睡醒15分钟后的皮质醇水平低,也反映出较高的嗜睡程度。

研究者解释道,如果参与者能在皮质醇升高的30分钟内打个盹儿,并在皮质醇升至最高峰时起床,则不会感觉那么困倦,也有着更好的执行功能。

图片

“赖床”和“非赖床”状态下的认知功能和皮质醇水平变化

总结来说,早上听到闹钟后不要立刻起床,按掉闹钟后再小睡个20-30分钟,才是“最佳”的起床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认知功能,还能调节皮质醇水平,使人起床之后保持在更好的状态和情绪之中。

研究者解释道,如果“第一声”闹钟强行打断了慢波睡眠(SWS;N3)或快动眼睡眠(REM),闹钟响后的赖床能让人进入“完全清醒”状态之前的较浅睡眠阶段(比如非快动眼睡眠的N1或N2)。这样的“赖床”小妙招反而能够减少睡眠惰性的嗜睡效应,让人更易醒来。

因此,早上赖会儿床,真不是你的错,而是科学的选择!(但不是迟到的借口)

参考资料:

[1]Sundelin T, Landry S, Axelsson J. Is snoozing losing? Why intermittent morning alarm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ffect sleep, cognition, cortisol, and mood. J Sleep Res. 2023 Oct 17:e14054. doi: 10.1111/jsr.1405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8490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9815, encodeId=46da2189815e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9f2e2180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皮质醇#</a> <a href='/topic/show?id=62999259ee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赖床#</a> <a href='/topic/show?id=380611163e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认知改善#</a> <a href='/topic/show?id=1e20111638b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闹钟设定#</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2180, encryptionId=e9f2e2180ef, topicName=皮质醇), TopicDto(id=111637, encryptionId=380611163ec6, topicName=认知改善), TopicDto(id=92597, encryptionId=62999259ee1, topicName=赖床), TopicDto(id=111638, encryptionId=1e20111638b5, topicName=闹钟设定)],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28 09:22:11 CST 2024, time=2024-02-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lood:皮质醇用的越多,采用CAR T细胞疗法治疗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越差!

皮质类固醇的剂量、用药时间及持续时间是否会影响其临床疗效?

Lancet: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推荐皮质类固醇

导语: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糖皮质激素作为应对重症的治疗用药在目前的四版诊疗方案中均被提及,但至今未有临床数据证明其疗效何如。今日,《柳叶刀》发表的文章就此事做出了评论:文章指出目前的临床证据并不支持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新冠病毒造成的肺部损伤。

90后姑娘因熬夜长出老年斑,熬夜给皮肤带来的危害,熬夜党必看!

睡眠问题不仅仅是影响颜值,还会引发其他多种问题,如肥胖、脱发、记忆力下降,以及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老年痴呆的风险。

JCEM:头发皮质醇浓度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头发皮质醇浓度与6岁或10岁时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无关,且独立于BMI。应激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在成年后有所进展。

Lancet rheumatology: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SARS-CoV-2疫苗接种后的体液反应:一项队列研究

SARS-CoV-2疫苗接种后的体液反应受到特定免疫抑制剂的损害。在标准疫苗接种方案后表现出体液反应差的免疫抑制剂患者中,第三次疫苗接种导致接受霉酚酸酯联合治疗的患者出现额外的血清转化。

Front Endocrinol:皮质醇对牙周炎的影响

皮质醇具有致胖、高血糖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前和观察性研究表明,它与牙周炎有关,但人类潜在因果关系的证据很少。我们对前瞻性观察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结果进行了三角化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这一点。

遇到可疑库欣综合征的患者,你真的会准确诊断么?

对于怀疑库欣综合征的患者,首要步骤是建立正确的诊断。临床治疗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导致进行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或手术。

JCEM:血浆皮质醇与房颤风险的关系

房颤、心律失常及相关危险因素在库欣综合征或慢性高皮质醇症患者中很常见。来自MR研究的证据表明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房颤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并可能通过SBP和WC所介导。

JAMA Netw Open:儿童和青少年急性疾病期间的皮质醇水平

由此导致的内源性皮质醇分泌的迅速增加有助于控制心血管功能、血管容量和葡萄糖代谢。

尿液里测定的激素是游离的么?

尿液中的皮质醇可在测试前通过可以去除提取水溶性代谢物的步骤测量到或者直接对尿液进行分析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