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P53抑癌基因 点击跳转

J Cell Bio:一个<font color="red">基因</font>能遏制乳腺癌

J Cell Bio:一个基因能遏制乳腺癌

近日,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布研究成果说,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除可通过修复染色体异常来遏制乳腺癌和卵巢癌外,还能通过生成小核糖核酸来遏制癌症。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与家族型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有关。研究证实,BRCA1基因发生突变的人在40岁以前得乳腺癌的概率高达19%。&

新华社 - 肿瘤,癌症,乳腺癌 - 2012-04-17

Cell:五大衰老研究经典综述

Cell:五大衰老研究经典综述

衰老过程毫无疑问,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一大魅力主题。近十年来衰老研究进入了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领域,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Cell杂志特收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篇衰老综述,为大家打开思路。 衰老的标志(The Hallmarks of Aging) 这篇文章与The Hallmarks of Cancer结构上看起来很相似,也是同属于本领域的经典综述。 衰老

生物通 - 衰老研究 - 2015-01-12

PLoS One:中国汉族乳腺癌与IL-17多态性关联分析

PLoS One:中国汉族乳腺癌与IL-17多态性关联分析

为了评估在乳腺癌风险中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预防及治疗中心的庞达教授及其课题组在中国汉族女性中开展了一个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生物谷 - 多态性,乳腺癌,IL-17 - 2012-04-02

J Clin Oncol: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TP<font color="red">53</font>突变型MDS

J Clin Oncol: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TP53突变型MDS

约20%的TP53突变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采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CR)。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TP53突变型MDS的疗效如何呢?

MedSci原创 - 阿扎胞苷,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Eprenetapopt - 2021-01-21

Cell death dis:露脑畸形的发病机制!

Cell death dis:露脑畸形的发病机制!

露脑畸形/无脑畸形是一种极端的开放性神经管缺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其发病机制也知之甚少。研究人员推测,露脑畸形,使大脑暴露在羊水中导致了大脑局部神经发生变性、其他脑区和脊髓发生弥漫性变性。为了评估子宫内神经组织暴露的后果,研究人员给孕8天的母鼠注射丙戊酸,来诱导胎鼠脑外露,并于孕17天时取脑外露胎鼠的脑和脊髓组织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和注射盐水的(11只

MedSci原创 - 露脑畸形,凋亡,衰老,神经退行性变 - 2019-10-01

Nat Bio Engineer:显著提高外泌体产量和核酸包载效率,<font color="red">基因</font>治疗取得新进展!

Nat Bio Engineer:显著提高外泌体产量和核酸包载效率,基因治疗取得新进展!

基因疗法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巨大潜力,但对于带负电核酸大分子的靶向递送一直是基因疗法发展的限速步骤。相较于病毒载体和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免疫原性,自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更可能成为临床应用的核酸载体。

转化医学网 - 外泌体 - 2019-12-19

Cell Death Dis:萝卜种子提取物Sulforaphene或可成为食道癌的新治疗药物

Cell Death Dis:萝卜种子提取物Sulforaphene或可成为食道癌的新治疗药物

食道癌是全球十大常见的癌症之一,既往研究显示,吸烟、食用过多的热茶和红肉、较差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新鲜果蔬的摄入量低均与食道癌的发生相关。由于大多数食道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且当前的治疗策略有限,因此该

MedSci原创 - 食道癌,Sulforaphene - 2020-09-05

【盘点】肾脏疾病最新进展

【盘点】肾脏疾病最新进展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肾腺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据调查,肾细胞癌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 、小儿恶性肿瘤的20%左右。男女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据统计,男女之比为2:1。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有资料显示,肾细胞癌的高发年龄在40~55岁。此外,肾细胞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国

MedSci原创 - 肾脏 - 2019-04-30

Nat Metab: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手段 <font color="red">抑</font>癌蛋白失活突变或促肿瘤发生

Nat Metab: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手段 癌蛋白失活突变或促肿瘤发生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段小涛课题组的研究发现驱动了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 代谢》期刊上。

科技日报 - 抑癌蛋白 - 2020-03-25

CLIN CANCER RES:SAHA联合阿的平可有效诱导上消化道肿瘤细胞死亡

CLIN CANCER RES:SAHA联合阿的平可有效诱导上消化道肿瘤细胞死亡

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单药及阿的平和SAHA联合在p53野生型和突变型上消化道肿瘤细胞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MedSci原创 - 上消化道肿瘤,SAHA,阿的平 - 2018-04-27

一文总结:肺癌17个新靶点和新靶向药物

一文总结:肺癌17个新靶点和新靶向药物

肺癌潜力靶点和靶向药物全面梳理。

邱立新医生 - 肺癌,新靶点 - 2022-06-01

Blood:TP<font color="red">53</font>高表达,可用于预测MCL患者预后不良。

Blood:TP53高表达,可用于预测MCL患者预后不良。

然而,P53和SOX11的免疫组化也可提高风险分层。Sietse M.Aukema等人在目前最新发表的淋巴瘤样本(365例)中行免疫组化检测SOX11和P53

MedSci原创 - TP53,套细胞淋巴瘤,SOX11,MIPI,Ki-67 - 2017-12-03

Cell:iPSC——家族性癌症研究新模型

Cell:iPSC——家族性癌症研究新模型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李弗劳明综合征病人的体细胞建立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利用该细胞系向osteoblast方向分化,进行了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分化后的细胞系能够很好的模拟骨肉瘤的肿瘤特征。研究人员从患有一种p53基因突变性家族疾病(李弗劳明综合征)的病人身上获得细胞进行

生物谷 - iPSC,癌症,模型 - 2015-04-14

J Biol Chem:HNF6抑制肺癌细胞转移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肝细胞核因子-6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6, HNF-6)通过p53

生物通 - 肺癌,侵袭,转移,JBC - 2013-09-12

诊断与治疗癌症:微小RNA之路在何方?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分子量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于1993年被首次认识,是细胞发育、凋亡和代谢等多种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物学功能调节因子,据估计,miRNA可调节超过1/3的人类基因美国学者在《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2010,11:667)撰文,对miRNA未来可能在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所

微小RNA - 2011-01-1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