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CA153 点击跳转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1 例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1 例

患者女, 78 岁,右侧耳前皮疹 1 年。患者 1 年 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耳前出现皮疹,初为红色丘疹,约 黄豆大小,逐渐扩大、融合成斑块,伴轻度瘙痒。患 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皮肤科情 况:右侧耳前可见3 cm × 4 cm 大小红色斑块,边界 较清,表面光滑,无鳞屑、糜烂,可见明显毛细血管扩 张,质硬( 图1) 。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基本正 常,真皮内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增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 - 2019-10-19

Cell Metab:狂吃减压最容易胖!科学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压力共同作用,会增加食欲,减少能量消耗,放飞体重

Cell Metab:狂吃减压最容易胖!科学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压力共同作用,会增加食欲,减少能量消耗,放飞体重

加文医学研究所的Chi Kin Ip和Herbert Herzog等研究发现,压力下,高脂饮食会增加中央杏仁核一种抗焦虑肽NPY的表达,帮我们减压。而这个NPY还有调节食欲的作用,会让我们吃的更多,能量消耗减少,造成肥胖。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

奇点网 - 食欲,肥胖,压力 - 2019-05-14

小儿急性阑尾炎丨CT表现及分级

小儿急性阑尾炎丨CT表现及分级

小儿腹部急症中小儿急性阑尾炎最为多见,小儿阑尾炎早期腹痛属内脏神经传导性的疼痛,疼痛部位不明显,临床医师直接通过触诊对其诊断较为困难。儿童回盲肠较成人而言相对游离,因此阑尾位置变化较大,上能位于中腹部、肝下缘,下能到达盆腔;阑尾壁较薄,管腔小,肌组织少,而且系膜短,系膜动脉细小,易发生栓塞,因而阑尾炎早期易出现穿孔、坏死。因此早期及时准确的对小儿阑尾炎做出诊断很重要。

腹部医学影像论坛 - 小儿,急性,阑尾炎,CT表现,分级 - 2018-11-02

支架脱载-嵌顿于桡动脉-外科切开取出(每一场并发症都是医生的梦魇)

支架脱载-嵌顿于桡动脉-外科切开取出(每一场并发症都是医生的梦魇)

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年”于2016年05月20日入住我院心内科。1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经休息可缓解,后反复发作,每次经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考虑“冠心病?”

孔较瘦 - 支架,脱载,嵌顿,桡动脉,外科,切开,取出 - 2018-06-28

2017年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落幕

2017年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落幕

11月16日下午,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决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经过地方竞赛、全国复赛层层选拔晋级的8支参赛队共24名队员同台竞技。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多轮角逐,最终,湖南参赛队、江苏参赛队、山东参赛队共3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科学网 - 全国,卫生,应急,竞赛 - 2017-11-18

CKD合并心衰,用这种治疗方案获益更多!

CKD合并心衰,用这种治疗方案获益更多!

患者陈某某,女,66岁,因“反复气喘1年,加重1月”于2017-10-11入院。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 CKD,心衰 - 2019-05-29

腮腺区毛母质细胞瘤1例

腮腺区毛母质细胞瘤1例

赵某,女,1岁,病情家人代述,1月前发现右耳垂前有一“黄豆”大肿物,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口服消炎药(药名、剂量不详),未见好转,后肿物逐渐增大,遂就诊于我院并以“腮腺肿瘤”收入住院。检查:右耳垂前有一肿物(图1),隆起皮肤表面,呈浅蓝色,无充血及破溃。无面瘫征。体位移动试验阴性。皮温不高,质硬,有结节感,约1.0 cm×1.0 cm×1.0 cm,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腮腺导管乳头

口腔医学研究 - 腮腺区,毛母质细胞瘤 - 2019-06-24

“川医”之争未息,又见一大波医学院校改名

“川医”之争未息,又见一大波医学院校改名

今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发函同意了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但是,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强烈反对。一个多月后,6月9日四川大学正式向教育部发函--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这就是著名的“川医”之争。7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曾公开称,教育部已正式受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校行政复议申请。关于此次“川医”之争的最终结果,教育部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然

MedSci原创 - 医学院,更名 - 2015-09-15

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

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

口腔上颌窦瘘是指口腔与上颌窦之间的上皮相通,由于解剖因素的原因,最常见于上颌磨牙的拔除,尤其是第一、第二磨牙的拔除,其次常见于囊肿及肿瘤摘除术后、牙源性感染等。研究表明,在无炎症的情况下,缺损小于5 mm的上颌窦瘘可自行愈合,大于5 mm的上颌窦瘘则需要干预性的治疗措施。上颌窦瘘的干预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颊侧滑行瓣、腭侧黏骨膜瓣等,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失败率,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上颌窦瘘 - 2019-11-12

14岁男孩“嘘嘘”后倒地不起,这个病因你肯定想不到!

14岁男孩“嘘嘘”后倒地不起,这个病因你肯定想不到!

近来,我院高血压病房收治了一位青少男性患者,这一病例引发了我的思考。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小便,多发性动脉狭窄,结节病 - 2019-09-27

幕上及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幕上及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患者,女,25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0d,头痛5d加重2d入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幕上,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2018-05-0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肺转移1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肺转移1例

46岁女性患者,确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作为高度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什么?其与骨肉瘤一样的主要致死原因又是什么?

骨肿瘤 - 恶性,纤维组织,瘤,转移 - 2017-12-16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于1924年由Papillon,Lefèvre首次报道,是一种患病率约为1~4/百万的常染色隐性遗传病,患病概率无性别及种族差异。约1/3有近亲婚配史。该病是以快速性的早期牙周组织破坏,掌跖等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脱屑为典型特征。常致乳牙和恒牙过早脱落。本文就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发现的1例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进行报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 2019-12-06

Nature:肠道菌群如何调节人体健康?信使分子终于被发现

Nature:肠道菌群如何调节人体健康?信使分子终于被发现

根据本周《自然》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Commensal bacteria make GPCR ligands that mimic human signalling molecules,肠道菌群会产生名为N-酰基酰胺的小型有机复合物,它们与受体互作,调节人体生理健康。N-酰基酰胺是一类重要的人体信号传导分子,参与生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行为和代谢。

Nature自然科研 - 肠道菌群,调节,人体健康,信使分子 - 2017-08-31

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设计切除范围很重要

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设计切除范围很重要

海绵状血管瘤通常体积较大,自行消退的可能性很小,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为防止复发,如何设计切除范围?详见以下病例——

骨肿瘤 - 海绵状,血管瘤 - 2017-12-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